第1章

我厌倦了这座小城的气味。每日放学回家那条路,一草一木都熟得令人发腻,空气里浮动着灰尘与陈年旧事的味道。学校里的书本字句,像被阳光反复晒褪了颜色的旧墙纸,毫无生气地粘在眼前。成绩单上的数字越滑越低,母亲的眼角皱纹却越拧越紧——直到那晚,我们之间最后那根绷紧的弦,“啪”一声断了。

“李明!你到底想干什么?你看看这分数!”母亲的质问像小石子砸在心上,我垂下头,盯着自己洗得发白的球鞋尖。她的焦虑与失望,在窄小的客厅里闷热地膨胀着,几乎令人窒息。我喉咙干涩,硬生生挤出一句:“念书有什么用?我……我不念了!”话音未落,母亲眼中那簇熟悉的火焰猛地跳高,随即却又奇怪地黯淡下去,像被骤然抽走了薪柴。她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只余下满屋沉重的静默,压得人喘不过气。我转身逃回房间,狠狠关上门,把自己隔绝于那令人窒息的牢笼。

那晚之后,母亲变得有些不同。我无意间瞥见她常在夜深人静时,捧着手机,屏幕微光映亮她疲惫却专注的脸庞。一次经过她半掩的房门,只言片语飘进耳朵:“……是,老师,我明白了,孩子不能总圈在眼皮底下……‘观世界才有世界观’……这话在理。”声音很轻,却像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我心底漾开一丝疑惑的涟漪。她似乎被某种新的想法点亮了,那光亮微弱却执着,与她过去单纯的焦虑截然不同。她开始笨拙地尝试与我聊些课本之外的事,尽管我依旧用沉默筑墙,但母亲眼神深处某种东西在悄然松动。

几天后,母亲郑重宣布了那个决定:“明,咱们……出去走走。”她避开我惊愕的目光,手指无意识地搓捻着衣角,“去看看别处。” 我这才迟钝地发现,她许久没添置过新衣,饭桌上也悄然少了我爱吃的红烧肉。一股酸涩的暖流猝不及防冲上鼻腔,我第一次清晰地触摸到了“省吃俭用”这个词的重量。它沉甸甸地压在我心上,带着母亲指尖的微温。

火车“哐当哐当”地驶离站台,窗外熟悉的街景飞速倒退、模糊,终被陌生的田野与山峦替代。我紧贴着冰凉的玻璃窗,贪婪地呼吸着流动的空气,仿佛第一次真正张开肺腑。那庞然大物般的城市轮廓终于撞入眼帘时,我像被钉在座位上,血液奔流的声音在耳鼓里轰鸣。城市的脉搏如此巨大而陌生,让我这粒小城尘埃感到眩晕又莫名的兴奋。这就是母亲执意要我看见的世界?它巨大、喧嚣,充满我无法理解的秩序和力量。

当真正站在那所只在电视新闻里惊鸿一瞥的顶尖学府门前,我竟感到一种近乎窒息的敬畏。古朴的校门沉默矗立,像一道开启未知的庄严界碑。走进校园,道路两旁是参天的古树,枝叶在头顶交织成浓绿的穹顶,阳光艰难地穿透下来,在地上投下细碎晃动的光斑。空气里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气息,混合着青草、旧书和某种沉静思考的味道。四周走过的人,步履轻快,眼神明亮,仿佛都背负着某种无所不知的使命。

母亲轻轻碰了碰我的胳膊,示意我看向旁边那座宏伟的建筑。巨大的玻璃幕墙映照着蓝天白云,也映出我渺小惊愕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