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溪最后的话语,像淬了毒的冰锥,反复穿刺着我混乱的思维。荒谬!这太荒谬了!可如果不是这样,她为什么会说出这句话?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个?
警笛声由远及近,刺破了雨夜的死寂,红蓝光芒在湿漉漉的街道上疯狂旋转闪烁。冰冷的雨水持续不断地浇在身上,带走最后一丝体温。我抱着林溪冰冷的身体,像一个被抽空了灵魂的木偶,任由穿着雨衣的警察将我拉开,任由他们用官方的、带着程式化怜悯的语调询问着无关痛痒的问题。
“先生?先生!你认识死者吗?当时发生了什么?”
“……车祸……黑色的车……撞了她……”我的声音干涩得如同砂纸摩擦,每一个字都像从喉咙深处硬生生抠出来。
“黑色车?什么车型?车牌号看到了吗?”警察的声音提高了些,带着职业性的警惕和探寻。
我茫然地摇头。没有。每一次都没有。那辆车像幽灵,出现,撞击,然后消失在监控的死角或雨幕深处,只留下一个模糊的侧影和那个标志性的、令人作呕的完美笑容。
“现场没有其他目击者,监控…角度不好,很模糊。”另一个警察走过来,低声对询问我的那个说道,语气透着无奈,“又是这个路口…邪门了,最近事故不少。”
又是……这个词像一根针,扎进我的神经。他们不会记得。除了我,没人记得这重复了1024次的谋杀!
例行公事般的询问和现场勘查像一场冗长而冰冷的默剧。雨声是唯一的背景音。救护车来了,白色的担架抬走了林溪,覆盖着冰冷的白布。警察最终拍了拍我的肩膀,留下几句“节哀”、“保持联系”的套话,然后警灯闪烁,消失在雨幕里。
世界重新只剩下冰冷的雨和我。
我失魂落魄地回到那个囚笼般的公寓。湿透的睡衣紧贴在身上,冷得我牙齿打颤,但我感觉不到。脑子里只有一个名字在疯狂回荡,伴随着那张完美面具般的笑脸——李铮。
打开电脑,屏幕的冷光映着我惨白的脸。手指在键盘上僵硬地移动,敲下那个名字。搜索引擎瞬间弹出海量信息:
“锐锋科技CEO李铮再捐千万,助力边缘星系儿童教育!” “年度科技慈善人物揭晓,李铮实至名归!” “李铮:科技的核心是温度,是解决人类困境的钥匙!”
满屏的溢美之词,金光闪闪的头衔,慈善晚宴上举杯微笑的照片,科技论坛上侃侃而谈的视频片段……每一帧画面,每一句报道,都在塑造一个光芒万丈、无可挑剔的形象。完美得如同一尊精心雕琢的偶像。
我死死盯着屏幕上那张脸。那双眼睛,即使在最热烈的掌声中,在接收最高荣誉时,眼底深处似乎也藏着一丝难以捕捉的、冰冷的、非人的东西。一丝……漠然?或者说,一种绝对的掌控感?仿佛眼前的一切喧嚣和赞誉,都只是他剧本里早已写好的情节。
“他也在循环里……”
林溪的声音再次幽灵般响起。如果这是真的……如果这个站在聚光灯下、被无数人仰望的男人,也和我一样,被困在这永恒重复的七天里……那他的目的是什么?他扮演着完美的慈善家,却一次次冷酷地制造车祸,杀死林溪?这根本说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