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鸿雁托孤

开元二十三年秋,竟陵的天气已透凉意。西湖湖面上笼着一层薄雾,枯黄的芦苇在风中瑟瑟作响,如同低泣。

智积禅师踏着晨露沿湖岸行来,绯红的袈裟下摆已被草叶上的雨水浸透。他每日清晨必来此诵经踱步,风雨无阻。

今日却不同。风中隐约传来几声哀戚的雁鸣,一声接一声,焦灼而不安。禅师驻足凝神,那鸣声来自芦苇深处。

拨开层层枯苇,智积一步步向湖滩走去。水汽氤氲中,他瞥见一对鸿雁正围着一团东西扑打翅膀,声嘶力竭地啼叫。见有人来,它们竟不飞走,反而更紧地护住那物事,仰颈长鸣,声似哀求。

禅师快步上前,待看清时,心中蓦然一震——那竟是一个裹在破布里的婴儿!孩子小脸冻得青紫,气息微弱,却反常地不哭不闹,只睁着一双澄澈的眼,望着盘旋在上方的鸿雁。

禽羽之下,婴孩身畔,散落着几片翠绿叶子。智积累年修行,识得是野生茶树的嫩叶,似被大雁衔来,零落枕藉于泥泓。

“阿弥陀佛!”智积低诵佛号,心生无限怜悯。他俯身轻轻抱起婴儿,那对鸿雁竟似通灵般,不再惊惶,只是发出几声低鸣,振翅掠过低空,徘徊不去。

婴孩在禅师怀中微微动了动,小手里紧紧攥着一片沾满泥水的茶叶。

禅师裹紧婴儿,抬头望向竟陵城方向,烟雨朦胧。这孩子从何而来?为何被弃于这荒郊野地?那对护佑他的鸿雁,还有这些茶叶……莫非暗藏什么玄机?

他不及细想,怀抱婴儿转身疾步回寺。这孩子命若游丝,需立刻取暖进食。

身后,雁鸣清唳,久久不绝。

龙盖寺的晨钟敲响,回荡在竟陵的天空。茶寮里,小泥炉上的铫子正发出轻微的嗞嗞声,水快要开了。

智积禅师将米汤仔细吹凉,一勺勺喂进婴儿口中。孩子咂着嘴,渐渐面色红润起来。

“师父,”小沙弥好奇地问,“这娃娃是谁?从哪里来的?”

禅师目光深邃,望向窗外雨后澄澈的天空:“雁鸣湖畔,茶叶护身。此子……或与佛门有缘,亦与茶有缘。”他沉吟片刻,“便为他取名‘陆羽’,字‘鸿渐’,以记鸿雁衔茶相救之缘。”

“陆羽……”小沙弥似懂非懂地重复。

此时,铫中水沸,蒸汽顶得壶盖轻响,阵阵茶香随水汽氤氲开来,弥漫一室。

婴儿仿佛嗅到茶香,黑亮的眼珠转向茶铫,挥舞着小手,口中发出“呀呀”之声。

2 佛门茶缘

陆羽在龙盖寺的香火气里长到了九岁。

寺中岁月,青灯古佛。晨钟甫一敲响,他便需与师兄们一同洒扫庭院,课诵经文。智积禅师待他如师如父,期望甚笃,亲自教他识文断字,讽诵佛典。

可这孩童年岁渐长,眉宇间却总凝着一股与年纪不相称的沉静与执拗。他对木鱼诵经之事,显见地兴致缺缺,每每听讲,目光便不由自主地飘向殿外。

飘向寺后那片被寺僧开垦出的、绿意盎然的茶园,飘向寮房檐下正咕嘟冒着热气的煮茶铫子。

他最盼的,是每日午后,智积禅师唤他近前侍茶的时刻。

那一套繁复精妙的茶事,于他而言,比任何深奥的佛经都更具吸引力。看禅师净手、炙茶、碾罗、择水、烹煎,动作如行云流水,周遭弥漫开清冽馥郁的茶香,小陆羽的眼睛便亮得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