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起初,没人敢回应她。但久而久之,孙嬷嬷看她的眼神柔和了些,偶尔会低声提点她一句:“今日有内务府的人来巡查,仔细些。”或者“那件是贵妃宫里送来的,要格外小心,一点褶皱都不能有。”

一天,钱嬷嬷又故意找茬,将一盆刚洗好的衣服掀翻在地,逼着谢韵重洗,还克扣了她的晚饭。谢韵默默收拾着满地狼藉,一声不吭。倒是那个叫小椿的小宫女,趁着没人注意,偷偷塞了半个硬馍到她手里,低声道:“快吃,别让人看见。”谢韵一愣,看向小椿,小椿却飞快地跑开了。这点滴的善意,在这冰冷的深渊里,显得格外珍贵。谢韵知道,她不能一直被动挨打。

机会很快来了。内务府派人来收取一批急用的宫缎,要求熨烫得极其平整,不能有丝毫差错。钱嬷嬷自己也没把握,急得团团转。

谢韵想起祖父有一件极爱惜的旧朝服,料子相似,祖母曾用一种特殊的喷水法和低温慢熨来处理。她犹豫了一下,主动低声对孙嬷嬷说:“嬷嬷,我、我以前在家,见过一种法子,或许能熨好这种料子。”

孙嬷嬷惊讶地看着她,又看看急得像热锅蚂蚁的钱嬷嬷,最终还是硬着头皮去禀报了。钱嬷嬷根本不信,骂道:“你个罪奴能有什么法子?弄坏了你十条命都赔不起!”谢韵垂下眼:“若弄坏了,奴婢愿受任何惩罚。若侥幸成了,也是嬷嬷管教有功。”

这话稍稍打动了钱嬷嬷。成功了是她的功劳,失败了是谢韵顶罪。她勉强同意让谢韵试试,但恶狠狠地警告:“若出半点差错,立刻打死!”谢韵深吸一口气,让人准备了温水、细纱布和特制的低温熨斗。她按照记忆中的方法,极其小心地操作着,动作轻柔而专注,仿佛手中不是冰冷的熨斗,而是珍贵的乐器。

周围的人都屏息看着。钱嬷嬷紧张得直搓手。当最后一段宫缎熨烫完毕,光滑平整,在光线下流淌着华丽的光泽,毫无损毁时,所有人都松了口气。内务府的人很满意,还夸了钱嬷嬷一句“会调教人”。

钱嬷嬷脸上笑开了花,第一次没找谢韵的麻烦,甚至还赏了她一碗见不到几粒米的稀粥。虽然只是一碗稀粥,但意义不同。谢韵知道,她初步证明了自己“有用”。在这地方,“有用”才能稍微活下去。

晚上,小椿和另一个叫小杋的宫女悄悄凑近她,小声问:“谢姐姐,你怎么会那种法子?”谢韵看着她们眼中好奇又带着点崇拜的光,轻声说:“多看书,总能学到点东西。就算身处困境,多学一点,总没坏处。”她开始有意识地,用这种不经意的方式,一点点播撒种子。她需要盟友,哪怕是最微小的。

8 窥秘

肃王府,书房。

赵彻面前摊着公文,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自从谢韵被送入掖庭,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他派去打探消息的人回报甚少,只说浣衣局辛苦,谢姑娘似乎病过一场,但熬过来了。

“熬过来了……”赵彻喃喃自语,心头像是压着一块巨石。他无法想象那是怎样的“熬”。他深知掖庭的黑暗,尤其是被柳贵妃“特别关照”过的人。

他烦躁地站起身。那日御书房的情景历历在目,父皇的震怒,柳贵妃看似劝解实则落井下石的嘴脸……他当时的选择,是身为皇子在那种情境下最“正确”、最“理智”的选择,牺牲一个无关紧要的女子,保全自身和所谓的皇家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