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现在哪里能吃到?”她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
“哎呀,正宗的当然吃不到啦!”小张两手一摊,“不过我们镇上有家店,根据古籍记载(他煞有介事地指了指根本不存在的古籍),努力复原了大概的味道,虽然比不上原版,但也……”
林薇懒得再听下去,转身就走。身后还传来小张热情的推销声。
科学分析失效,民间线索虚假,商业炒作横行。她感觉自己像个闯入了错误版本的游戏的玩家,所有的规则在这里都不适用。陈老先生那份沉重的执念,在这片光怪陆离的土地上,轻飘飘地无处附着。她第一次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或许她根本就不是什么“味觉侦探”,只是一个在异国文化迷宫里彻底迷失了方向的可怜虫。
疲惫和沮丧席卷了她。她坐在河边的石凳上,看着脚下浑浊的河水,怀疑自己这趟旅程是否从一开始就错了。那个纽约餐馆里迷茫的她,和现在这个在中国古镇里同样迷茫的她,影子重叠在一起,一样的无所适从。
就在这时,旁边一个卖菱角的老婆婆看她失魂落魄的样子,嘟囔了一句:“后生女,找吃的不去新街,在这里发什么呆?真要问老古板的事,得去镇子南头的陈家祠堂问问咯,那里的老家伙们,脑子还装着旧东西。”
陈家祠堂?
林薇猛地抬起头。陈老先生也姓陈!这会不会是最后的线索?
三
栖镇南头,相较于镇中心的喧嚣,显得冷清破败许多。陈家祠堂就坐落在一条窄巷的尽头,白墙已然斑驳,露出内里青黑的砖色,瓦檐上长着几丛顽强的野草,一扇厚重的、漆皮剥落的木门虚掩着,仿佛隔绝了外面的整个世界。
推开木门,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是常年缭绕的香火、旧木头、灰尘和一丝阴凉潮气混合的味道。祠堂里光线昏暗,只有几缕阳光从天井投下,照亮空气中飞舞的微尘。肃穆、安静,时间在这里仿佛流淌得格外缓慢。
一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