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不过三五日间,孙十二凭着谱中知识,捉虫、养虫、相虫的本事突飞猛进,俨然成了市集上的一个新秀。他捉来的虫,品相好,斗性强,虽要价不菲,却往往很快脱手。不仅轻松帮吕秀才还清了剩余债务,自己更是攒下了一笔不小的钱财。

他不再满足于蹲在角落。他购置了像样的澄泥罐,换了身体面的衣裳,言语间也多了几分自信。他甚至能对着那些富家子弟,侃侃而谈何种促织配何种罐器,何时下水何时下雌,听得那些人一愣一愣,奉若神明。

他的摊子前,开始围拢起固定的一群玩家。他的“孙扑卖”名号,在这汴京的促织圈里,渐渐响亮起来。秋风送爽,孙十二只觉得前程从未如此开阔。那田野间的土气似乎已被汴京的繁华洗刷干净,他仿佛看见自己真正融入这城市,成为受人追捧的“孙员外”。

他却不知,那秋风里,已悄悄裹上了一丝寒意。这促织之风能刮多久?那本《秋虫谱》带来的好运,是登天的梯,还是……?

风云起潮落有时

孙十二的好光景,从熙宁六年的深秋,似乎就到了顶。

起初是些微末小节,不易察觉。常来他这里买虫斗玩的几个太学生,露面渐稀。问起来,只支吾说课业繁忙,博士管束得紧。又有那等家里有人在衙门当差的熟客,闲聊时透出几句零碎话头,说什么“御史台那边有言官上了札子”,道是“市井无赖,聚众斗虫,赌彩猖獗,败俗伤风,有损圣朝气象”。这些话,混在秋虫的聒噪声和市集的喧嚣里,像几滴水落入汴河,并未掀起多大波澜。孙十二听了,心下虽微微一沉,但看着自己罐里那些精神抖擞的“将军”、“元帅”,看着周围依旧狂热的人群,便又释然:汴京恁大,天子脚下,玩虫的贵官豪绅不知多少,哪能说禁就禁?不过是老爷们闲来无事,发几句议论罢了。

然而,风起于青萍之末。不过旬日,气氛便明显不同了。

先是那等有官身背景的豪客,几乎一夜之间绝迹于各处的斗场。他们往日一来,前呼后拥,赌彩动辄十贯二十贯,是场上最阔气的主顾。他们的消失,如同抽去了鼎沸汤锅下的最旺那把柴火,场面顿时冷清了不少。

接着,市面上流言愈发多了起来。有说官家(皇帝)在宫中偶闻小儿斗虫嬉戏,竟皱了下眉头,虽未言语,却让身旁的内侍心惊胆战。又有说得更确切的,道是开封府已接了上头的风,不日便要出告示,申严关扑之禁,尤其要刹一刹这“蛊惑人心、徒耗钱粮”的斗虫之风。

人心便开始浮动了。

往日里,孙十二摊前围得水泄不通,争相看他罐中的宝贝虫儿,报价声此起彼伏。如今,来看的人依旧不少,但眼神都变了。多是探询、观望,真正下手买的,十不存一。即便有问价的,也远不如往日豪爽,拼命地压价。

“孙扑卖,你这‘铁枪须’瞧着精神头不如前啊,五百文如何?上月这等品相,少说也得三贯!” “哎哟,这光景了,谁还玩这个?家里婆娘念叨得紧,说是浪掷钱财。一百文,这罐‘黑琵琶’我拿回去给小儿耍子,卖不卖?”

孙十二心中焦躁,却强笑着周旋:“李员外,您好眼力,这虫昨日还斗赢了一场,胃口好着呢,五百文实在说笑…张大哥,一百文连本钱都不够,您再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