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洼村的晨雾还没散尽,新校舍的地基旁已经围了不少村民。姜黎蹲在地上,帮小柱子把画歪的"奠基大吉"描得工整些,指尖沾着的红颜料蹭到了鼻尖上。陆则衍拿着相机偷拍时,镜头突然被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挡住——那手上戴着块磨损的军表,表盘里嵌着朵褪色的玉兰花。
"偷拍别人可不是绅士行为。"女人的声音像山涧的泉水,清冽又带着点冷意。姜黎抬头时,正好对上一双琥珀色的眼睛,瞳仁里映着远处的酸枣林,亮得惊人。女人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裤,帆布包上别着枚"北大荒知青"的徽章,和这山村的土坯房竟有种奇异的和谐。
"沈照?"陆则衍的相机差点脱手,"你怎么回来了?"
被称作沈照的女人扯了扯嘴角,露出左边犬齿旁的小虎牙:"再不来,某些人就要把我家的老地基挖了盖学校了。"她的目光扫过地基线,突然指向最东边的木桩,"那下面埋着我爷爷的行军锅,让施工队小心点。"
姜黎这才注意到,她帆布包的侧袋里露着半截泛黄的地图,边角处写着"沈敬亭"三个字——正是沈怸爷爷的名字。
"你是沈家的人?"姜黎的手指下意识地攥紧了画笔。
沈照弯腰捡起地上的粉笔头,在掌心转了个圈:"算半个。我爷爷当年是'夜莺'小队的通讯员,跟你奶奶苏晚卿是战友。"她突然凑近姜黎,琥珀色的眼睛在晨光里闪着狡黠的光,"陆则衍八岁那年在英国掉河里,是我跳下去把他捞上来的。他当时抱着块石头喊'这是我给姜黎留的定情信物',你说傻不傻?"
陆则衍的耳尖瞬间红透,伸手去捂她的嘴:"沈照!别胡说!"
"我哪胡说了?"沈照躲开他的手,从帆布包里掏出个铁皮青蛙,上弦后放在地上蹦跶,"这是他当年赔给我的'救命礼',说等我回来就把他家那棵百年玉兰树移栽到我院子里。"
小柱子突然指着沈照的帆布包:"姐姐,你的地图上有星星!"
姜黎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地图上用朱砂标着二十多个五角星,其中一个旁边写着"枣洼村"。沈照突然收起玩笑的神色,指尖划过那个五角星:"这些是当年'夜莺'牺牲的坐标。我在英国学的地质勘探,回来就是为了找到他们的遗骸。"
她的目光落在新校舍的地基上:"这里当年是日军的临时仓库,我爷爷就是在这里传递情报时被逮捕的。"她突然看向陆则衍,"你确定要把学校建在这里?"
陆则衍的脸色沉了沉:"我查过资料,这里在1945年就被炸毁了。"
"表面上是。"沈照从帆布包里掏出个金属探测器,在地基旁扫了两下,仪器突然发出尖锐的警报声,"但下面有未引爆的炸弹,至少三十枚。"
村民们瞬间炸开了锅。李大爷拄着锄头往前凑:"沈丫头,你没糊弄我们吧?这要是真有炸弹,娃们上学岂不是拿命在赌?"
"我没糊弄你们。"沈照从背包里拿出张泛黄的照片,上面是十几个穿着军装的年轻人,前排左三是苏晚卿,右二是个眉眼和沈照极像的男人,"这是1943年的'夜莺'小队合影,我爷爷手里拿着的就是这里的布防图。"她突然话锋一转,"沈文山昨天派人来村里,说要捐一百万修校舍,条件是让施工队用他指定的建材。"
姜黎的心猛地一沉:"他指定的建材有问题?"
"不是有问题。"沈照的声音冷了下来,"是他想借施工队的手,把地下的炸弹挖出来卖掉。这些炸弹里混着当年日军留下的毒气弹,一旦引爆,半个山区都会遭殃。"
这时,陆则衍的手机突然响起,是公益基金会打来的:"陆总,沈氏集团突然撤回了所有捐款,还发声明说您和姜黎老师故意隐瞒地基隐患,想骗取社会捐款。"
姜黎点开热搜,#陆则衍草菅人命#的词条已经爬上榜首。沈文山的公关团队放出了经过剪辑的视频,画面里陆则衍正在指挥施工队放线,配文:"为博眼球无视村民安危,这样的公益谁敢信?"
评论区里瞬间炸开:
"我就说哪有这么好心的资本家!果然是为了圈地!"
"姜黎怎么不说话了?是不是被戳穿了心虚?"
"沈照是谁?听着像知情人啊!求深扒!"
沈照突然笑了,掏出手机打开直播:"各位网友,我是沈照,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地质系博士。现在我就带大家看看地基下的'惊喜'。"她将金属探测器对准地基中央,警报声透过麦克风传遍网络,"这里的炸弹引信已经开始腐蚀,一旦震动就会引爆。沈文山之所以急着让施工,就是想趁雨季来临前把炸弹挖出来,卖到黑市换钱。"
她突然蹲下身,用随身携带的工兵铲挖了个浅坑,露出块锈迹斑斑的金属片:"这是日军97式手榴弹的残片,上面的编号能追溯到1942年的军火库。"
直播间的在线人数瞬间突破两千万。有网友扒出沈照的学术论文,证实她确实参与过国际地雷清除项目;还有人找到沈照爷爷的烈士证明,上面的牺牲地点正是枣洼村。
"对不起陆总姜老师!刚才错怪你们了!"
"沈文山不是人!拿村民的命换钱!"
"报警啊!快让排爆部队来!"
沈照却突然关掉直播,神色凝重地看向姜黎:"排爆部队至少需要四小时才能到。但沈文山的施工队,三十分钟后就会到。"她从帆布包里掏出个军用指南针,"唯一的办法是找到主引爆器,它应该和毒气弹放在一起。"
陆则衍立刻联系警方,姜黎则组织村民疏散。沈照蹲在地图前,指尖在"枣洼村"的五角星上敲了敲:"我爷爷的日记里写着,'玉兰花谢时,军火库的钥匙藏在孩子们的笑声里'。"
小柱子突然举着铁皮青蛙跑过来:"姐姐,这个会跳的青蛙跟村口老槐树上的鸟窝一样高!"
沈照的眼睛突然亮了:"老槐树!"
三人跑到村口时,施工队的卡车已经碾着尘土驶来。沈照抱着树干往上爬,动作灵活得像猴子,军表在晨光里闪着银光。姜黎和陆则衍拦住施工队,沈文山的助理举着摄像机喊道:"大家快来看!姜黎和陆则衍为了掩盖真相,竟然阻止公益施工!"
直播间的画面再次混乱,沈文山的水军开始刷屏:"肯定是怕被揭穿骗局!"
就在这时,沈照从槐树上扔下一个生锈的铁盒。姜黎打开一看,里面是个布满铜锈的引爆器,旁边压着张字条,是苏晚卿的笔迹:"敬亭兄,若我牺牲,让孩子们记住,玉兰花的根下,埋着我们未说完的话。"
沈照顺着树干滑下来,手心被磨出了血:"主引爆器连接着所有炸弹,只要拆掉它,就安全了。"她突然看向施工队的方向,"但沈文山要的不是炸弹,是这个。"她从铁盒底层抽出一张泛黄的纸,上面是日军与沈文山爷爷的交易记录,"这才是他真正想销毁的东西。"
施工队的人突然冲过来抢夺,陆则衍将姜黎护在身后,沈照却把铁盒往姜黎怀里一塞:"带孩子们去后山防空洞,我来拖延时间。"她突然从帆布包里掏出个烟雾弹,拉环一扯,白色的烟雾瞬间弥漫开来,"记住,玉兰花的花期是三个月,我爷爷说这代表着'夜莺'的约定——三个月内,一定回家。"
姜黎抱着铁盒往后山跑时,听到沈照在烟雾里喊:"陆则衍!你要是敢让姜黎受伤,我就把你八岁掉河里的糗事刻在纪念碑上!"
孩子们拉着姜黎的手,小柱子突然指着天空:"姐姐,你看!玉兰花!"
姜黎抬头,只见无数纸折的玉兰花从卡车里飘出来,是沈照提前分给孩子们的"秘密武器"。纸花落在施工队的头上,上面写着"我们不怕你",稚嫩的字迹里透着股韧劲儿。
排爆部队的警笛声从远处传来时,姜黎正蹲在防空洞里,给孩子们讲"夜莺"的故事。小柱子突然指着铁盒里的引爆器:"姐姐,这个像不像你演农妇时用的发簪?"
姜黎的心脏猛地一跳——奶奶的遗物里,确实有支玉兰花发簪,簪头是空的,里面藏着半截密码本。她突然明白沈照的话,"玉兰花的根下"不是指土地,是指那些藏在回忆里的细节。
陆则衍推门进来时,身上沾着白色的烟雾:"安全了。沈照把沈文山的人困在了烟雾里,警方正在抓人。"他的目光落在铁盒上,"这就是主引爆器?"
姜黎点点头,突然注意到引爆器的底座刻着朵极小的玉兰花,和陆则衍那支钢笔上的图案一模一样。"你看这个。"她指着玉兰花,"是不是很眼熟?"
陆则衍的脸色瞬间变了:"这是我爷爷的私章图案。他当年负责军火库的爆破工作,这意味着......"
"意味着你爷爷是引爆器的设计者。"沈照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手心缠着绷带,"我爷爷的日记里写着,'陆承宇(陆则衍爷爷)说,要让这些炸弹变成保护孩子们的盾牌'。"她走到铁盒前,小心翼翼地拆开引爆器,里面露出个微型胶卷,"这才是沈文山真正想要的——日军当年在华北的毒气弹分布图。"
直播间的画面里,沈照将胶卷对着阳光,上面的红点密密麻麻,像撒在大地上的血泪。她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网络:"这些毒气弹至今仍有活性,沈文山想把它们卖给恐怖组织,换取资金东山再起。"
评论区里的愤怒像火山一样爆发:
"把沈文山千刀万剐!"
"支持沈照!一定要把所有毒气弹找出来!"
"姜黎陆则衍保护好孩子们!我们等着你们的消息!"
沈照突然转身,琥珀色的眼睛在防空洞的阴影里闪着光:"现在有个问题——胶卷上的坐标需要密码才能解开,而密码藏在'夜莺'的最后一次演出里。"她看向姜黎,"那场演出的女主角是你奶奶,男主角是我爷爷,剧本现在在......"
"在沈怸手里。"陆则衍接过话,"我昨天收到他的消息,说找到了1943年的戏单。"
沈照的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看来我们的青梅竹马,终于要正式见面了。"她拍了拍姜黎的肩膀,"别紧张,沈怸那人就是面冷心热,他八岁时偷了我爷爷的枪,说是要保护你奶奶的画像,结果把自己崩了个满脸黑。"
姜黎看着她手心的伤口,突然明白陆则衍为什么总说"沈照是不一样的"。这个穿着工装裤、带着军表的女人,像山野里的酸枣树,带着刺,却把最甜的果子留给需要的人。
孩子们突然唱起了沈照教的歌:"玉兰花,开呀开,开在哨所旁......"歌声里,姜黎打开手机,看到沈怸发来的照片——泛黄的戏单上,苏晚卿和沈敬亭的名字紧紧挨着,旁边写着演出时间:"民国三十二年三月十五日,晚卿居。"
那正是奶奶牺牲的前一天。
防空洞外,排爆部队正在小心翼翼地拆除炸弹。姜黎知道,找到剧本只是开始,沈文山背后的势力、胶卷里的秘密、"夜莺"未完成的约定,还有沈照那双琥珀色眼睛里藏着的故事,都像地基下的炸弹,等着被一一揭开。
沈照突然把铁皮青蛙塞给姜黎:"这个给你。陆则衍当年说,谁拿着这个,就是他认定的'战友'。"她冲陆则衍挤挤眼,"现在我把他托付给你了,要是他敢欺负你,我就带地质队把他家祖坟刨了研究地层。"
陆则衍无奈地摇摇头,伸手帮姜黎擦掉鼻尖上的红颜料:"别听她胡说。"他的指尖落在她的脸颊上,温度烫得像刚拆下来的炸弹引信,"但她说的'战友',是真的。"
远处的酸枣林里,风吹过树梢,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无数"夜莺"在低声应和。姜黎握紧手里的铁皮青蛙,突然明白,所谓的青梅竹马,从来不是争风吃醋的修罗场,是硝烟里能把后背交给对方的信任,是七十年后依然能读懂"玉兰花密码"的默契。
而她和沈照,或许从一开始就不是对手。她们是站在同一片土地上的守护者,守护着祖辈的信仰,守护着孩子们的笑声,守护着那些藏在时光里,终将重见天日的真相。
沈照的直播还在继续,镜头对着排爆部队忙碌的身影,她的声音平静却有力量:"接下来,我们要去晚卿居找剧本。如果你们愿意,可以跟着我们一起,看看七十年前的'夜莺',是如何用生命写下最后一幕的。"
直播间的弹幕里,有人刷起了"玉兰花"的表情,有人说"等你们的消息",还有人贴出了自己爷爷的军功章照片,说"我的爷爷也是'夜莺',我为他骄傲"。
姜黎看着那些滚动的弹幕,突然觉得,这场跨越时空的接力,从来不是某个人的战斗。就像地基下的炸弹终将被拆除,那些被掩盖的真相,也终将在无数人的守护下,露出最本真的模样。
陆则衍牵起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传来,坚定得像山。沈照背着帆布包走在前面,军表的滴答声在寂静的山路上格外清晰,像在倒数着什么。姜黎知道,晚卿居的剧本里,一定藏着解开所有谜团的钥匙,而那把钥匙,或许就握在她们三个人的手里。
孩子们的歌声还在山谷里回荡,纸折的玉兰花被风吹得漫天飞舞,像一场迟到了七十年的雪,落在每个人的肩头,带着沉甸甸的嘱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