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晚卿居的木门被秋雨打湿,泛着深褐色的光。姜黎蹲在门槛上,看着沈怸用软布擦拭墙上的戏单——民国三十二年的油墨已经发脆,苏晚卿的名字旁有个指甲盖大小的泪痕,晕开了"卿"字的最后一笔。

"这剧本藏在戏台的暗格里。"沈怸的指尖划过戏单上的"《瑶池宴》"三个字,"我爷爷的日记说,最后一场演出前,苏晚卿把密码本缝进了戏服的水袖里。"他突然回头,左眼角的痣在阴雨天里显得格外沉,"仙侠剧《九天玄册》的剧组来找过你三次了。"

姜黎的睫毛上沾着雨珠,像落了层碎冰:"推了吧。"

"为什么?"沈照抱着地质锤从后院进来,裤脚沾着泥,"我在英国都听说这部剧是S+级制作,导演是拍《长安十二时辰》的曹导。"她把手机扔给姜黎,屏幕上是《九天玄册》的官宣海报,女主角的位置还空着,"他们说,只要你接,片酬随便开。"

姜黎划开手机,热搜榜第一条就是#姜黎拒演大制作仙侠剧#。点进去,是营销号的"内部消息":"据知情人透露,某影后因公益事件口碑回升后,自视甚高,拒绝顶级仙侠资源,疑似想转型大银幕。但业内人士称,其演技早已倒退,根本接不到大电影剧本......"

评论区里,嘲讽像雨点子一样密集:

"笑死,谁不知道她最擅长的就是演哭戏?仙侠剧要吊威亚要打戏,她行吗?"

"前阵子演农妇是吃了角色红利吧?真让她演仙女,怕不是像个村姑误入天庭。"

"对比一下同期小花林薇薇,别人都在拍电影拿奖,她倒好,连仙侠剧都接不住了。"

林薇薇的粉丝趁机刷屏:"我们薇薇刚进组陈凯歌导演的新片,某些人还是先练练吊威亚吧[偷笑]"

陆则衍的消息恰在此时弹出:"曹导说,《九天玄册》的女主角原型是'夜莺',他看了你的公益直播,觉得你身上有股韧劲儿。"

姜黎的指尖顿在屏幕上。她想起奶奶日记里写的"戏台上的仙女,台下的战士",突然站起身:"告诉曹导,我接。"

沈照吹了声口哨:"这才对嘛。要我说,就该演个挥剑斩妖魔的女战神,让那些说你演技倒退的人看看。"

进组第一天,定妆照刚流出就引发争议。姜黎饰演的"灵汐"穿着素白纱裙,发间别着支玉兰花簪,眼神清冷如霜。#姜黎仙侠造型像村姑#的词条迅速爬上热搜,有网友把她的定妆照和三年前的古装剧对比:"灵气全无,只剩疲态,果然接不到大电影是有原因的。"

林薇薇转发了这条微博,配文:"姐姐加油,多向年轻演员学习呀[拥抱]",明眼人都看得出是在嘲讽。她的粉丝跟着狂欢:"我们薇薇的电影已经入围国际电影节了,某些人还在古装剧里打转。"

开机仪式上,姜黎刚拜完四方,就被记者围住:"请问您对'演技倒退'的评价有什么回应?"

"拒演大电影是因为没人邀请吗?"

"接演仙侠剧是不是想靠流量翻红?"

镁光灯晃得人睁不开眼,姜黎握着那支玉兰花簪——这是造型师根据奶奶的遗物复刻的,簪头能拆开,里面藏着微型录音笔。她突然笑了:"是不是倒退,等播出时大家看了就知道。至于为什么接这部戏——"她举起簪子对着镜头,"因为这个角色说,'仙途亦战场,从来无退路'。"

话音刚落,人群里突然传来骚动。当红偶像顾星辞戴着墨镜走过,他是这部剧的男主角,也是当下顶流,粉丝能把机场堵得水泄不通。他的助理推开围观的人,不小心撞到了姜黎的化妆师,手里的定妆粉摔在地上,粉饼碎成了渣。

"走路不长眼啊?"顾星辞的粉丝立刻围上来,对着化妆师指指点点,"知道这是谁的团队吗?赔得起吗?"

顾星辞摘下墨镜,眼神里带着不耐烦:"算了。"他的目光扫过姜黎,突然嗤笑一声,"原来是姜老师。久仰,听说您最近靠公益洗白,怎么?现在沦落到演仙侠剧了?"

这话像根针,扎得周围的空气都凝固了。姜黎的粉丝忍不住回怼:"我家黎黎演什么轮得到你管?"

"顾星辞你拽什么?不就是靠脸吃饭的流量吗?"

双方粉丝瞬间吵了起来,推搡间,顾星辞的应援牌砸到了姜黎的脚边。他的大粉指着姜黎喊:"肯定是她故意碰瓷!想蹭我们哥哥的热度!"

现场一片混乱,#姜黎碰瓷顶流顾星辞#的词条以火箭般的速度冲上热搜第一。顾星辞的团队放出"证据":一段掐头去尾的视频,只拍到姜黎站在顾星辞面前,没拍到助理撞人的画面。

"果然是黑红体质!走到哪吵到哪!"

"心疼我家星辞,被这种人缠上。"

"抵制姜黎!别让她毁了《九天玄册》!"

姜黎的粉丝气得在超话里刷屏,却被顾星辞的粉丝按在地上摩擦——对方人多势众,控评、反黑、做数据样样精通,甚至扒出姜黎早年的试镜视频,嘲讽她"连哭戏都演不好,还想演仙女"。

林薇在电话里急得快哭了:"黎黎姐,我们要不要发声明?曹导刚才打电话来,说投资方想换女主角......"

"不用。"姜黎正在研究剧本,灵汐这个角色前期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后期为了守护苍生堕入魔道,有大量情绪反差极大的戏份,"告诉曹导,三天后的围读会,我会让他看到我的诚意。"

围读会当天,姜黎穿着简单的白T恤,坐在顾星辞对面。他的粉丝包了现场的花篮,全是应援色的玫瑰,把姜黎那边衬得格外冷清。顾星辞翻着剧本,时不时和旁边的女二号说笑,完全无视姜黎的存在。

读到灵汐目睹师门被灭的戏份时,顾星辞的台词干巴巴的,像在念说明书。轮到姜黎时,她突然放下剧本,眼神瞬间变了——原本清澈的眸子蒙上血色,嘴角勾起个极淡的笑,带着毁灭前的疯狂:"你们说仙魔殊途,可你们护的苍生,不也把我逼成了魔吗?"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骨髓的寒意,在场的人都愣住了。曹导猛地拍桌子:"就是这个感觉!灵汐不是单纯的仙女,她心里有把火,烧别人,也烧自己!"

顾星辞的脸色有些难看,故意挑刺:"姜老师是不是太入戏了?这只是围读,不用这么夸张吧?"

姜黎没理他,翻到灵汐堕魔后与男主对峙的戏份:"这里的台词可以改改吗?'我恨你'太直白了,不如'我曾信你如信苍生',更有张力。"

曹导眼睛一亮:"好!就按你说的改!"

顾星辞的粉丝在外面听说后,立刻在超话里造谣:"姜黎倚老卖老,擅自改剧本,欺负我们哥哥是新人!"#姜黎滚出《九天玄册》#的话题被刷上热搜,甚至有人跑到剧组门口拉横幅,上面写着"抵制劣迹艺人"。

姜黎的粉丝忍无可忍,开始反击。他们整理出姜黎历年的获奖记录,做成"演技成绩单";剪辑她不同角色的高光时刻,证明她"灵气从未消失";甚至有人扒出顾星辞早年的舞台事故视频,嘲讽他"唱跳俱废,全靠资本捧"。

网络骂战愈演愈烈,双方粉丝互相P黑图、扒隐私,把饭圈的戾气发挥到了极致。有媒体报道"顶流粉丝与影后粉丝开战,引发网络暴力",官媒下场批评:"追星当理性,莫让喜爱变伤害。"

就在这时,一段机场监控视频突然在网上流传——画面清晰地拍到顾星辞的助理撞到化妆师,顾星辞不仅不道歉,还出言嘲讽。真相大白,#顾星辞粉丝道歉#的词条冲上热搜,他的路人缘一落千丈。

顾星辞的团队急得跳脚,想找姜黎和解,却被她拒绝了。"我不是针对他,"姜黎对曹导说,"但粉丝的错,偶像不能置身事外。他要是连这点担当都没有,不配演守护苍生的战神。"

曹导叹了口气:"你说得对。我已经跟投资方说了,要是顾星辞不公开道歉,就换角。"

三天后,顾星辞在微博发了长文,为自己的言行道歉,也呼吁粉丝理性追星。虽然语气算不上诚恳,但总算给了台阶。姜黎的粉丝见好就收,开始专注于剧组的路透——有人拍到姜黎在练习吊威亚,一遍遍重复高难度动作,摔在垫子上也不吭声;有人拍到她在片场看剧本,笔记记得密密麻麻,连灵汐的每一个眼神变化都标了出来。

#姜黎的仙侠剧笔记#意外冲上热搜,网友们发现,她把灵汐的成长线和"夜莺"的经历做了对比:"堕魔如叛逃,却心向光明","挥剑不是为了杀戮,是为了守护"。

"突然有点期待了......"

"这才是对待角色的态度吧?比某些只靠脸的强多了。"

"说她演技倒退的,怕是没看过她的戏。"

林薇薇眼看风向不对,突然发博:"很遗憾因档期问题错过《九天玄册》,祝姜黎姐姐拍摄顺利[玫瑰]",试图营造"是自己让贤"的假象。但网友们不吃这一套:"明明是试镜被刷了吧?"

剧组的生活平静下来,姜黎每天沉浸在角色里。沈照偶尔会来探班,给她带些山里的酸枣,顺便聊胶卷破译的进展:"已经找到三个毒气弹仓库了,沈文山的海外账户也被冻结了,但他本人还在逃。"她指着姜黎戏服上的玉兰花刺绣,"你奶奶当年的戏服上也有这个,说是'战友的印记'。"

陆则衍则在忙着处理沈氏集团的烂摊子,偶尔发来信息,都是些琐碎的关心:"吊威亚记得戴护具","曹导说你打戏很有天赋"。姜黎看着这些消息,突然觉得,那些嘲讽和骂战都不重要了。

直到某天拍夜戏,姜黎吊在威亚上,突然看到远处的山坡上有个熟悉的身影。那人举着望远镜,左后颈的梅花胎记在月光下格外刺眼——是沈坤。他身边还站着个戴口罩的男人,身形和顾星辞的经纪人很像。

威亚突然剧烈晃动,安全绳发出"咔哒"的断裂声。姜黎坠落的瞬间,脑海里闪过灵汐的台词:"仙途纵有荆棘,我亦一往无前。"

她重重摔在防护垫上,肋骨传来钻心的疼,却在落地前看清了沈坤手里的东西——那是个遥控器,和枣洼村的炸弹引爆器一模一样。

剧组的人围上来时,姜黎忍着痛说:"别停拍,继续。"她看着远处消失的黑影,突然明白,沈文山的反扑,比想象中来得更早。而这场仙侠剧的拍摄,从来不是简单的演戏,是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

第二天,#姜黎拍戏受伤#的词条冲上热搜。这一次,评论区里多了许多理性的声音:

"希望姐姐没事,安全第一。"

"拍戏真不容易,尤其是吊威亚,看着就危险。"

"突然觉得,她接这部剧可能不只是为了证明自己。"

姜黎躺在病床上,看着窗外的玉兰花。曹导发来信息:"投资方同意换男主了,你觉得沈怸怎么样?他说他爷爷当年演过《瑶池宴》的男主角。"

她笑了笑,回复:"好。"

远处的天际线泛起鱼肚白,像极了灵汐从魔道归来时,天边亮起的第一缕光。姜黎知道,这场戏还没拍完,这场仗也还没打完。但只要她还能站在镜头前,就会把灵汐的故事演下去,把奶奶的故事讲下去,让那些藏在荆棘丛里的真相,终有一天能沐浴阳光。

《九天玄册》的武打戏份集中在第三周拍摄,片场搭起的诛仙台云雾缭绕,姜黎穿着厚重的黑金魔袍,站在威亚架下听武术指导讲动作要领。袍子的肩甲是实心金属,压得她脊椎发僵,每次抬手都要费极大的力气——这是她特意要求的,"灵汐堕魔后,每一寸筋骨都该带着枷锁的沉"。

武术指导是业内有名的"铁面神",对着姜黎比划着剑招:"这段'弑师'戏,你要先侧身避开师父的剑,左手扣住他的脉门,右手挥剑时要收三分力,眼神得狠,但手腕得颤——这才是爱恨交织。"

姜黎跟着比划,金属肩甲摩擦着锁骨,疼得她龇牙咧嘴。试拍第一条,她刚侧身,威亚的牵引绳突然松了半寸,整个人往前踉跄了一下,手里的道具剑"哐当"砸在地上。

"停!"铁面神皱着眉喊停,"姜黎,你这哪是堕魔战神?分明是被捆仙绳绑着的妖精!梗着脖子硬挺,肩膀都僵成石头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怕伤到对手演员!"

围观的剧组人员窃窃私语。女二号林妙妙是今年刚冒头的新生代小花,此刻正靠在休息椅上,对着镜子补口红,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周围人听见:"哎呀,武打戏确实要看天赋的,有些人年纪大了,骨头硬了也正常。"

她的粉丝立刻在路透群里刷屏:

"妙妙昨天那场打戏多飒啊,姜黎这身段确实不行。"

"不是我说,她长相就不是大女主脸,撑不起战神的气场,你看妙妙那眼尾上挑的弧度,天生就是妖精相。"

"听说投资方本来属意妙妙演灵汐,被姜黎截胡了,现在看来果然选错了。"

这些话像细小的针,扎在姜黎后颈上。她捡起剑,深吸一口气:"再来一条。"

这次她刻意放松肩膀,却忘了控制力度,挥剑时真的划到了饰演师父的老演员胳膊。虽然只是轻微的擦伤,老演员连连说"没事",林妙妙却突然尖叫起来:"姜黎姐!你怎么回事啊?李老师都六十多了,你下手这么重是想毁了他吗?"

现场瞬间安静。姜黎看着老演员胳膊上的红痕,心里一阵发紧,刚想道歉,就见林妙妙的经纪人举着手机冲过来:"姜老师,您还是先看看这个吧。"

屏幕上是林妙妙粉丝做的对比图:左边是姜黎僵硬的武打动作,配文"像提线木偶";右边是林妙妙之前拍的古装剧打戏,身姿轻盈如蝶,配文"新生代武打小花天花板"。#姜黎武打戏不如新人#的词条已经爬上热搜,评论区里嘲讽得更凶了:

"她果然只适合演哭哭啼啼的农妇,这种大女主戏根本接不住。"

"长相就输了,你看她那宽下颌线,哪有战神的凌厉?妙妙的鹅蛋脸才是标准的仙门脸。"

"连武替都不用,是没钱请还是太自信?现在知道丢人了吧。"

铁面神走过来,递给姜黎一瓶冰水:"擦擦汗。你不是动作不行,是太想做好,反而放不开。"他指着远处的监视器,"你看林妙妙的打戏,好看是好看,但全是花架子。灵汐的打戏得有'破'劲儿,就像你公益直播时,那种豁出去的韧劲儿。"

姜黎盯着监视器里自己的画面——确实,梗着脖子的样子像只倔强的鹅,挥剑时手臂绷得笔直,完全没有战神的举重若轻。她突然想起奶奶日记里写的"戏台把子功":"腕要活,腰要沉,眼要准,气要稳,看似猛如虎,实则藏三分。"

"我想试试不用威亚,吊威压。"姜黎突然对铁面神说。威压是更原始的牵引装置,全靠人力控制,难度大但动作更自然,现在已经很少有演员敢用了。

铁面神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有种!我陪你练!"

接下来的三天,姜黎把所有休息时间都耗在练功房。金属肩甲磨破了锁骨,她就垫上厚纱布;腰腹力量不够,她每天做两百个仰卧起坐;为了让眼神更有戏,她对着镜子练"笑中带泪""狠中藏柔",直到眼角的肌肉都在抽搐。

林妙妙来看过一次热闹,抱着手臂站在门口:"姜黎姐,何必呢?反正播出时会修武打镜头,你随便比划两下就行。"

姜黎没抬头,手里的剑挽了个漂亮的剑花:"我怕修出来的镜头,对不起灵汐这两个字。"

重新拍摄"弑师"戏那天,片场来了不少媒体。姜黎穿着魔袍站在诛仙台上,风吹起她的长发,露出锁骨处隐约的纱布。当饰演师父的老演员举剑刺来时,她没有躲,反而猛地矮身,右手的剑贴着对方的手腕滑过,左手精准地扣住脉门——这个动作比原定的设计更险,却带着种玉石俱焚的决绝。

"停!完美!"铁面神激动地拍手,"这才是我要的灵汐!"

监视器里,姜黎的眼神亮得惊人——有恨,有痛,有不舍,最后都化作一声极轻的哽咽:"师父,弟子不孝。"她的脖子依然微微梗着,但这次没人觉得僵硬,反而像株被狂风压弯却不肯折断的玉兰。

媒体们的相机快门声响成一片。当天下午,#姜黎武打戏封神#的词条突然冲上热搜,视频里她的剑招凌厉又不失细腻,每个动作都带着角色的情绪。

"之前谁说她僵硬的?出来挨打!"

"这才是战神该有的样子吧?有力量感,不是只会转圈的花架子。"

"她的长相确实不是传统大女主脸,但这股劲儿,比任何精致的五官都有说服力。"

林妙妙的粉丝试图挽尊:"不过是一个镜头而已,有什么好吹的?"却被路人怼得哑口无言:"至少别人敢不用武替,你家正主拍个转身都要吊威亚呢。"

姜黎的粉丝趁机放出她练功的路透:磨破的肩甲、湿透的戏服、记满动作要领的笔记本。#姜黎的敬业不是营销#的话题阅读量破亿,连官媒都转发了她的打戏视频,配文:"好演员,用角色说话。"

顾星辞的经纪人看着热搜,脸色铁青地给沈坤打电话:"不是说好了让威亚出点'小意外'吗?怎么反而让她圈粉了?"

电话那头的沈坤冷笑:"急什么?好戏还在后头。曹导不是想拍灵汐的前世吗?我已经安排人把'夜莺'的资料送过去了,尤其是苏晚卿牺牲的那段——我倒要看看,姜黎演自己的奶奶,会不会吓得说不出台词。"

片场的姜黎还不知道这些。她刚拍完戏,就收到陆则衍发来的照片:枣洼村的新校舍封顶了,孩子们在操场上种了棵玉兰树,小柱子举着铁皮青蛙站在树旁,笑得露出豁牙。

"沈照说,等你杀青了,就去给树浇水。"陆则衍的信息后面跟着个笨拙的笑脸表情。

姜黎看着照片,突然觉得锁骨的伤口都不疼了。她回了个"好",然后点开沈怸发来的剧本修改稿——曹导果然加了灵汐前世的戏份,描写很模糊,只说是位"为守护信仰而死的女子"。

月光透过窗户照在剧本上,"信仰"两个字被镀上一层银辉。姜黎想起奶奶戏服上的玉兰花,想起铁面神说的"破劲儿",突然明白,所谓的顶流脸、少女感,从来都不是支撑角色的骨架。真正能撑起场子的,是藏在皮肉之下的那股气——是不肯认输的倔强,是对角色的敬畏,是哪怕梗着脖子,也要把路走到底的决心。

夜戏的收工铃响起,姜黎收拾东西时,发现戏服的口袋里多了张纸条,上面是陌生的笔迹:"小心曹导的助理,他见过沈文山。"

她的心脏猛地一沉。抬头看向片场角落,曹导的助理正低头玩手机,屏幕的光映在他脸上,眼神阴鸷得不像个普通人。

远处的诛仙台还亮着灯,像座沉默的祭坛。姜黎握紧手里的纸条,突然想起灵汐堕魔时说的话:"这世间最险的路,从来都不是刀山火海,是人心。"

她知道,沈文山的爪牙已经伸进了剧组,而这场关于灵汐,关于奶奶,关于所有未说出口的真相的战争,才刚刚进入最凶险的阶段。但此刻,她的心里没有怕,只有一种越来越清晰的坚定——就像灵汐握着剑走向战场时那样,哪怕前路布满荆棘,也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仙途。

剧组的灯光逐一熄灭,只剩下诛仙台的那盏还亮着,在夜色里像颗不肯熄灭的星。姜黎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映在地上,像个蓄势待发的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