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渊回响》第二章:旧案阴影
雨势渐歇时,技术科的化验报告已经摆在了临时指挥部的桌上。林辰用指尖敲着那份打印纸,目光停留在 “荧光剂成分为军用级硝酸锶化合物” 的结论上,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军用级?” 小张捧着刚泡好的热茶凑过来,杯壁上的水珠滴在牛仔裤上洇出深色圆点,“咱们山城这种内陆小城,怎么会有这种东西?”
林辰没接话,起身走到贴满照片的白板前。三张焚尸现场的照片被红笔圈出通风窗的位置,最新洗出的高清图上,那道荧光轨迹像条发光的蜈蚣,在黑暗中狰狞地扭动。他伸手将一张泛黄的旧报纸拍在白板中央 —— 那是二十年前《山城晚报》的头版,标题 “化学厂泄漏致三百人中毒” 的黑体字边缘已经卷了毛边。
“前两起案子的通风窗,确实有荧光粉残留。” 老陈推门进来,摘下沾着雨水的眼镜,镜片上的雾气被他用袖口胡乱擦着,“技术科比对过,和第三起是同一种成份。更邪门的是,三名死者的名字,都在这张旧报纸的受害者名单上。”
林辰的手指在报纸上划过 “周明远” 三个字,第三具焦尸的身份刚刚确认。这个退休五年的化学工程师,二十年前正是那家军用染料厂的技术总监。他忽然注意到名单角落有个被墨水涂抹的名字,依稀能辨认出 “李” 字的轮廓。
“这个被涂掉的名字是谁?”
老陈凑近看了看,眉头拧成疙瘩:“好像是当年的厂长李建国,听说案发后没多久就举家迁走了。奇怪的是,所有官方档案里都查不到他的去向。”
这时小张突然 “啊” 了一声,手里的茶杯差点脱手:“林队,您还记得自杀的老郑警官吗?他抽屉里那本笔记本,最后几页写的化学式,跟硝酸锶的合成方程式几乎一样!”
林辰猛地转身,撞翻了身后的折叠椅。金属与水泥地碰撞的脆响在空荡的房间里回荡,像一记警钟敲在每个人心上。他抓起外套冲向门口,雨靴踩过积水的声音急促如鼓点:“去老郑的办公室,现在!”
老郑的办公桌还保持着他死前的样子。笔筒里斜插着那支用了十年的英雄钢笔,日历停留在他自杀那天 —— 恰好是林辰调任山城的前一天。林辰拉开最底层的抽屉,那本黑色封皮的笔记本躺在泛黄的文件袋上,边缘已经被手指摩挲得发亮。
翻开笔记本的最后几页,潦草的字迹里夹杂着大量化学符号。在硝酸锶的方程式旁边,老郑用红笔写着 “302 车间”,下面画着个歪歪扭扭的五角星,和化学厂旧地图上的危险品仓库标记一模一样。最让林辰脊背发凉的是页脚那句批注:“他们回来了,从火里。”
“这是什么?” 小张指着夹在笔记本里的照片。那是张褪色的集体照,前排中间的男人穿着蓝色工装,胸前的钢笔别在 “技术科” 的标牌上 —— 正是年轻时的周明远。他身边站着个高瘦的中年人,眉眼间竟与林辰有几分相似,照片边缘写着 “1995.7.15 安全检查”。
林辰的指尖抚过照片上那个陌生男人的脸,锁骨处的旧疤突然开始发烫。他想起养父临终前的话:“你父亲不是死于意外,他手里有他们想要的东西。”
这时技术科的电话打了进来,小张接听完脸色煞白:“林队,荧光粉里检测出微量的钚元素,这东西…… 是制造核武器的原料。而且前两起案子的受害者家属说,死者最近都收到过同样的包裹 —— 里面装着半块烧焦的工牌。”
林辰将照片塞进笔记本,忽然注意到桌角的废纸篓里有片没烧干净的信纸。他用镊子夹起那片灰烬,借着窗外透进的天光辨认出残存的字迹:“……302 车间的废料堆…… 他们埋了……”
雨又开始下了起来,这次带着铁锈味。林辰望着窗外雨雾中的化学厂方向,那片废弃的厂区在暮色里像只蛰伏的巨兽。他忽然想起老陈说过的话:“二十年前那场泄漏,根本不是意外。有人说在夜里看到卡车把桶装的废料往厂里运,后来那些人都搬家了。”
“准备一下,” 林辰合上笔记本,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明天一早,我们去化学厂。”
小张收拾东西时,不小心碰掉了老郑的相框。玻璃裂开的瞬间,他发现背面贴着张便签,上面是老郑苍劲的字迹:“警惕穿黑色风衣的人,他们的袖口有星芒标记。”
窗外的风卷着雨丝撞在玻璃上,发出细碎的声响。林辰看着那张便签,忽然想起调任那天在火车站看到的男人 —— 黑色风衣的下摆扫过地面,袖口处隐约有银色的反光。
夜渐渐深了,临时指挥部的灯还亮着。林辰将三张受害者的照片并排摆在桌上,忽然发现他们的工牌编号是连续的:734、735、736。而照片上那个与他相似的男人,胸牌上的数字是 737。
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下这串数字,笔尖突然顿住 ——737,正是他养父的警号。
雨雾中,仿佛有双眼睛正透过玻璃注视着这一切。黑暗里,某个穿着黑色风衣的身影转身走进雨幕,袖口的银色星芒在路灯下闪了一下,随即消失在山城纵横交错的巷弄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