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爻(yao)提着半盏手机电光,独自走在塌方后的公路上。雾气从谷底爬上来,贴着脚踝缠,像湿冷的蛇。
他本不该来这里。
三天前,同伴阿辽在群里发了一张定位截图——“湘西·无回岭旧道”,配文只有两个莫名其妙的字:“速来”。
再之后,头像永远灰了下去。
姜爻顺着导航找到这条废路,却连车轮印都没看见,只有风把碎叶吹得沙沙响,像替谁收拾后事。
1——
一张纸条自上而下飘落到了姜爻的手中。
他下意识伸手,指尖刚碰到纸边,
便像被雪粒烫了一下——那纸太冷,冷得不像从空气里落下,倒像是从冰柜深处直接推出来。
纸条不过两指宽、一掌长,边角却裁得极齐,仿佛用尺比着刀口划的。
纸面是旧黄符纸的质地,纤维粗粝,却浸了一层暗红,像隔夜茶渍,又像干涸的血迹。
正中央,只有竖排两行墨字,墨迹却透着潮气,好像刚写上去就被冻住:
「影子若亡,铃即归主。」
「下一个,是你。」
墨字下面没有落款,只有一个浅浅的手印——五指并拢,指尖却缺了半截食指,断面痂皮发黑。
纸条在他掌心越来越沉,仿佛吸了血,颜色由暗红逐渐转黑。
与此同时,一阵极轻极轻的铃声贴着他耳廓响起——
不是从远处,而是从纸条内部,像有人把铃铛碾成粉,又灌进了纤维里。
铃响只有一下,短促、冰冷,像在提醒:
「规则已送达,签收人不得拒收。」
规则零(隐藏,只在路引背面最淡的血字里):
“活人若读至此,则已视为同意赶尸。”规则一:尸体不会说话,若见尸体开口,请立刻装睡。
规则二:赶尸路线极少有活人,若遇之,须劝其让路;若劝而不走,可视为尸体。
规则三:活人不会与赶尸人说话;若有人搭话,当作没听见。
规则四:每赶尸两小时,原地休息 10 分钟;再次启程时若尸数增加,揪出多余者。
规则五:铃声只能摇三下,第四下会召来“背铃人”。若“背铃人”回头,你须把自己加入队伍。
规则六:尸体不会流汗,若发现自己掌心有汗,立即用糯米敷之;敷后若糯米发黑,你已违规。
规则七:到达终点前,禁止确认自己影子;若影子消失,请把最后一颗铃铛系在脚踝上,成为新的引路人。
雾深处忽然传来铜铃。
叮——
声音钝而沉,像钉进木头的锈钉。第二声、第三声紧随其后,节奏却拖得极长,像有人故意把时间抻成一条细线,再慢慢割断。
姜爻猛地刹住脚。
雾被铃声分出一条缝,一队人影无声地向他滑来。
他们穿青布长衫,额贴黄符,双臂平伸,脚尖擦地。月光偶尔漏下来,照出符纸下青白的脸——那不是活人能有的颜色。
最前头的人没举铃,铃挂在一根细竹竿上,竿尾拖在地上,叮叮当当,像替他们数心跳。
姜爻喉咙发紧,理智告诉他:转身,跑。
可两条腿像被雾里的冰渣冻住,半步挪不动。
队伍在他面前停住。
一共六具。
他们站得笔直,肩膀几乎挨着肩膀,像一排被钉好的棺材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