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玉梳遗命

黄沙被风卷成一道道流动的波纹,

从鸣沙山的脊线上滚过,发出低沉的呜咽。

一个瘦小的身影在沙丘间艰难跋涉,

粗布袍子被风撕扯着,露出底下磨得发白的里衬。

少年名叫陈念,怀里揣着一件比性命还重的物事——

一枚温润的羊脂玉梳,梳背内里,用细如蚊足的刀工刻着两行小字:

“敦煌月泉,寻李东峰。长生非福,唯道永存。”

这是陈家代代相传的祖训,源头指向一个早已作古的书生先祖。

先祖的笔记里,李东峰是个谜。

他出现在先祖潦倒困顿、几乎冻毙于风雪之夜时,

一袭青衫,踏雪无痕,赠银赠药,飘然而去。

先祖感其恩义,倾尽所有购得这枚玉梳,

刻下字迹,嘱咐后人若有机缘,当寻访此人。

百年光阴流转,陈家早已远离中原,在漠北的角落里艰难求生。

直到蒙古铁骑踏碎了最后的平静,陈念的父母死于战乱,

临死前将这枚玉梳和一句“去敦煌”塞进他手里。

风沙迷眼,喉咙干得像要裂开。

陈念舔了舔干枯起皮的嘴唇,摸出最后一点硬得像石头的干粮碎屑,混着唾沫艰难咽下。

他不知道自己走了多久,只记得绿洲的指引像海市蜃楼,

一次次出现,又一次次消失在无垠的沙海尽头。

脚上的草鞋早已磨穿,脚底的血泡破了又起,每一步都像踩在烧红的炭上。

他想起父母蜷缩在倒塌土墙下的身影,想起母亲最后抚摸他脸颊的冰冷手指。

不能倒下。他攥紧了怀里的玉梳,那温润的触感是唯一的支撑。

终于,当夕阳将沙丘染成一片凄艳的血红时,一片残破的土黄色城墙轮廓出现在地平线上。

不是繁华的州郡,只是戈壁深处一个依托废弃烽燧形成的、几乎被黄沙掩埋的小小聚落——

敦煌的影子,月牙泉早已干涸成一片白碱地。

2 青衫谜影

陈念几乎是滚下最后一道沙坡,扑倒在几间低矮土屋的阴影里。

“找谁?”一个裹着油腻皮袍、满脸风霜的老汉从土屋里探出头,

浑浊的眼睛打量着这个几乎不成人形的少年。

“李…李东峰…”陈念的声音嘶哑得几乎听不见。

老汉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极其古怪的神色,像是惊惧,又像是怜悯。

他沉默地指了指聚落最深处,靠近残破烽燧台基的一间孤零零的土屋。

“那里…自己小心。”老汉说完,飞快地缩回了头,

仿佛提到的是一个禁忌的名字。

土屋的门虚掩着。

陈念深吸一口气,用尽最后的力气推开。

屋内光线昏暗,陈设简陋得近乎寒酸,只有一桌一凳一榻。

一个男人背对着门,站在唯一的小窗前,望着窗外无垠的沙海。

他身形挺拔,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与这塞外风沙格格不入。

最让陈念心头剧震的是那一头乌黑浓密的长发,随意束在脑后,不见一丝杂色。

这绝不是漠北风沙能养出的头发。

“你来了。”男人没有回头,声音平淡无波,

听不出情绪,却像一块冰投入陈念滚烫的心湖。

陈念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手颤抖着捧出那枚温润的玉梳,高举过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