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的刀,流民的泪,易子而食的惨剧…
我见过太多!
我…我想学本事!
我想做点事!
哪怕只能救一个人!”
他再次重重磕头,额头撞在坚硬的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响声,血丝从破皮处渗出。
“求您成全!
我…我什么都愿意做!
什么苦都能吃!”
李东峰沉默了。
他静静地站在那里,像一尊凝固的石像。
昏暗的光线勾勒出他挺拔却显得无比孤寂的轮廓。
土屋里只剩下陈念压抑的抽泣声和窗外呜咽的风声。
时间仿佛停滞了,每一息都无比漫长。
不知过了多久,李东峰终于发出一声叹息,那叹息沉重得仿佛承载了千年的光阴。
“好。”他开口,声音带着疲惫,
“我可以教你。”
陈念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狂喜。
“但有一个条件。”李东峰的声音转冷,
“待你学有所成之日,必须立刻离开。
从此天各一方,永不相见。
无论生死,再无瓜葛。
你做得到吗?”
永不相见!
陈念如遭雷击,刚刚升起的希望瞬间被失落击碎。
他呆呆地看着李东峰,看着那双深邃眼眸中不容置疑的决绝。
为什么?
为什么教了本事,却要断绝一切联系?
他不懂。
但看着李东峰眼中那深不见底的孤寂和痛苦,他似乎又模糊地触摸到了一点边缘。
那是一种更深沉、更绝望的保护?
还是师父对自己漫长痛苦的最后一点自私的防御?
滚烫的泪水再次汹涌而出,滑过他年轻的脸庞。
他死死咬着下唇,直到尝到一丝血腥味。
然后,他重重地、缓慢地,点了下头。
喉咙里挤出破碎的声音:“弟子…陈念…谨遵师命!”
李东峰看着他脸上的泪水和血迹,眼神复杂地闪烁了一下,最终归于沉寂的幽深。
“起来吧。从今日起,你便是我李东峰的弟子。”
4 师徒之约
敦煌的风沙似乎永无止息。
烽燧下的土屋成了师徒二人暂时的栖身之所,也是严酷的道场。
李东峰的教导近乎苛刻。
天未亮,陈念便被赶出温暖的被窝,在刺骨的寒风中练习吐纳,感受天地间微弱的“气”。
李东峰的手掌按在他瘦弱的脊背上,
一股冰寒彻骨的气息瞬间侵入,
强行引导着他体内微弱的暖流,
沿着一条从未知晓的路径艰难运行。
那过程痛苦异常,如同无数根冰针在经脉中穿刺、扩张,陈念浑身颤抖,
牙齿咬得咯咯作响,汗水瞬间浸透单衣,又在寒风中冻成冰壳。
李东峰面无表情,只有在他实在支撑不住、即将晕厥时,
才撤回那股冰寒之气,
让他稍作喘息,随即又立刻开始下一轮。
“气是根,是引动天地之力的桥梁。
感受它,驾驭它,否则一切术法皆是空谈。”
除了打熬筋骨、引气入体,
辨识草药、绘制符箓、研读那些字迹古奥、内容晦涩的竹简,
占据了陈念所有的时间。
李东峰似乎无所不知,从星象历法到山川地理,
从人体经络到草木金石,他随手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