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本故事纯属虚构,请不要代入现实。

平静的检验科,暗流涌动 。

清晨七点半,城市还未完全苏醒,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却已亮起了冰冷的白光。

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和血液的微腥气,这是一种张晏早已习惯、甚至有些依赖的味道。

它代表着秩序、精准,以及一种远离临床喧嚣的、相对纯粹的“科学”。

“嘀——” 一声轻响,ELISA 法检测的肿瘤标志物 CA125 反应结束。

张晏揉了揉因长时间盯着微孔板而有些干涩的眼睛,习惯性地开始审核仪器传输到电脑上的数据。

流水线作业,样本编号、项目、结果、参考范围……绿色的“正常”标识和数值鱼贯而下,构成一幅令人安心的图景。

大部分时候,他的工作就是确保这条数据的河流平稳流淌,不出错,不漏项,像一个沉默的、永不疲倦的守门人。

然而,今天,河流里出现了一块突兀的礁石。

编号 M10001,姓名:李娟(VIP),项目:CA125,结果:587.3 U/mL。参考范围:0-35U/mL。

鲜红的“↑”箭头刺眼地跳了出来。

张晏的眉头下意识地皱起。

CA125 显著升高,强烈提示卵巢癌或其他相关疾病可能。

他移动鼠标,点开了这个样本的详细信息界面,想看看其他指标。

AFP(甲胎蛋白)结果也刚出来:205.4 ng/mL(参考值<7.0)。

又是一个剧烈升高!

双重警报。

这绝不是小事。

他正准备在审核意见里标注“建议临床结合影像学检查,高度警惕恶性肿瘤”,手指却顿住了。

系统历史记录里,赫然显示着这位李娟患者一周前在同一项目的检测结果:CA125:18.2 U/mL,AFP:5.1 ng/mL。

全部正常。

一周时间,从完全正常到爆表?

这不符合绝大多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要么是极罕见的爆发性进展,要么……

张晏的心沉了一下。

他立刻起身,走向存放已检测样本的冷藏柜。

找到 M10001号样本管,离心后的血清呈现出略显稀薄的淡黄色。

他拿起管子,对着灯光仔细看了看,又轻轻摇晃。

一种说不出的怪异感萦绕心头。

他回到工位,没有重新审核报告,而是调出了该样本检测时的原始反应曲线和吸光度值。

曲线似乎……比通常的要平缓一些?

峰值吸光度也略低。

一个念头不受控制地冒出来:样本被稀释过?

如果是静脉输液同侧抽血,或者样本处理不当,有可能导致稀释。

但这是VIP患者的样本,护士抽血和送检流程按理来说会更严谨。

“小张,看什么呢?一脸严肃。” 科室主任刘明德温和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过来,双手放在白大褂口袋里,脸上是惯常的、令人如沐春风的微笑。

张晏心里一跳,下意识地想遮挡屏幕,但又觉得太过刻意,只好如实回答:“刘主任,这个VIP样本,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但和一周前的结果对比太悬殊,我觉得有点奇怪,在想是不是样本出了问题。”

刘明德俯身过来,目光扫过屏幕上的数据和李娟的名字,眼神几不可察地闪烁了一下,笑容不变:“哦,赵总裁的夫人啊,我看看……嗯,是有点高,不过,肿瘤这东西,发展起来谁也说不准。也许就是突然进展了呢?VIP病房那边催得急,先把报告发了吧,别耽误临床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