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他又说我命中有三劫五难,前三劫已过,后两难将至。第一难在鄱阳湖,第二难在皇位传承。我问他如何化解,他只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谨记二字:民心。”

陈遇留下一个锦囊,说危急时刻可打开,随后飘然而去。后来鄱阳湖大战陈友谅,我陷入重围,想起锦囊,打开一看,里面只有一张纸条:“东北风起,火攻可胜。”果然当晚风向转东北,我用火攻大破陈军。这是后话。

## 第六章 金陵立业

至正十六年,我率军渡江,攻占集庆,改名应天府,以此为根据地。此时我虽称吴王,却尊奉小明王韩林儿为主,使用龙凤年号。

在金陵,我遇到了许多奇人异事。最令人称奇的是在紫金山访道时,遇一老僧,他赠我三句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成为我后来的战略方针。

还有一次,我在玄武湖泛舟,忽见湖中浮起一只巨龟,龟背上似乎刻有图文。命人打捞上来,洗净后发现竟是传说中的“洛书”!上面密密麻麻刻着星象图和预言文字,其中一句“洪武立极,日月重光”令我震惊不已。“洪武”二字从此印在心中。

在金陵期间,我广泛招贤纳士。刘伯温、宋濂、叶琛、章溢等“浙东四贤”相继来投。尤其是刘伯温,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多次在我决策关头提供关键建议。

伯温曾私下对我说:“主公天命所归,不必永远尊奉小明王。韩林儿气数已尽,当早做准备。”我虽心动,但觉时机未到。

至正二十三年,陈友谅率六十万大军东下,与我决战于鄱阳湖。那场大战惊心动魄,我的坐舰一度被围,险遭不测。幸得部将韩成穿上我的衣冠投水诱敌,才得以脱身。

决战那天,我依照陈遇锦囊所示,待东北风起,下令火攻。顿时千舟齐发,火矢如雨,陈军战舰连绵起火,湖水为之赤红。陈友谅败退途中,被流箭射穿头颅而死。

鄱阳湖一战,我虽取胜,却损失惨重,多位兄弟战死沙场。我痛哭不已,立庙祭祀,厚抚遗孤。

## 第七章 削平群雄

消灭陈友谅后,我转向东面的张士诚。至正二十六年,我派徐达、常遇春率军二十万进攻平江。

围城期间,我夜巡军营,忽见一道白光从张士诚王府方向冲天而起。命人查探,回报说张士诚正在焚毁大量文书。我顿觉可疑,命加紧攻城。

城破后,我在废墟中搜寻,终于找到一只铁箱,内藏惊人秘密——原来张士诚早已与元朝秘密联络,接受了元朝所封的太尉职位!更令人震惊的是,还有书信显示,小明王韩林儿也曾暗中与元廷接触。

我震怒之余,又感庆幸。若非早日发现这些阴谋,后果不堪设想。

次年,我命廖永忠迎接小明王韩林儿来应天,途中船沉人亡,韩林儿溺死。民间传言是我指使,实则那日江上风浪大作,确属意外。不过韩林儿一死,我倒真去了心头大患。

至正二十七年,我先后消灭方国珍、陈友定等南方势力,同时派徐达、常遇春北伐中原。北伐军势如破竹,元顺帝仓皇北逃。

在这过程中,我屡屡遭遇奇事。如在苏州城外,遇一老农献图,说是梦中所受。那图上标注了一条小路,可绕到元军背后。我依图而行,果然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