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

第五章 火中种

我回到焦黑的故宅。断墙下,野草丛生,草尖开着细碎的白花。

我蹲下身,拨开草,看见一块被火烤得通红的砖,砖缝里嵌着一粒焦黑的种子。

指尖触碰的瞬间,种子裂开,一缕白烟升起,烟里浮现母亲的背影——她在火中把一粒种子按进砖缝,回头冲我喊:“跑啊,别回头!”

我泪流满面,把种子连同砖屑一起捧回客栈,放在青藤旁。

夜深,青藤与火中种同时发芽,两株幼苗交缠,长成一株并蒂藤,叶色一青一赤。赤叶似火,却不烫;青叶似水,却不冷。

次日清晨,客栈小二敲门,说有位老妇人在后院等我。

我冲出去,看见母亲站在晨光里,头发全白,怀里抱着一只瓦罐,罐里种着一株小小的赤藤。

原来那夜大火,母亲跳入井中,被游方道士救起,十年来,她走遍山川,只为寻一株能“记住孩子体温”的藤。

她手里的赤藤,正是火中种的另一半。

母子重逢,两株藤也重逢,枝叶自动相接,像久别的人紧紧拥抱。

母亲说:“火没有烧掉我们,只是把家烧成了种子。”

【书院夜话·其五】

真正的失去,不是“没有了”,而是“不再记得”。只要记得,一切都可以重新发芽。

──────────────────

第六章 正气歌

我带着母亲与并蒂藤回书院。山长站在石阶上,像等了我一生。

他把我们引到后山断崖。青藤已枯,只剩一根主干,却从枯皮下钻出万千新芽。

山长说:“千年一枯荣,它把最后的力气,拿来等你。”

我跪下来,把并蒂藤种在青藤根旁。赤藤与青藤一相逢,枯干瞬间回春,开出漫天星子般的花,花瓣落在母亲发梢,像一场迟到的雪。

山长递我一卷新纸,命我写《正气歌》续篇。

我提笔,却写不下一个“正”字。

山长笑道:“那就先写‘气’。”

我写下“气”字,墨迹未干,忽然狂风大作,所有花瓣腾空而起,在空中排成一句:

“气者,人之根;正者,气之灯。”

风停,花瓣化作一盏盏小灯,挂在每一位学子的窗前。

那一夜,书院无灯自明,万籁俱寂,只听得见心跳与藤叶同频。

【书院夜话·其六】

写不出“正”字,是因为“正”不在纸上,而在你提笔时,心里有没有亮一盏灯。

──────────────────

第七章 归省台

三年后,我成为书院最年轻的讲郎。

每年春末,仍要带学子走藤桥。桥比从前更窄,更险,却再无人退缩。

我们在归省台上种满瓦盆,盆盆皆并蒂藤。凡过桥者,皆得一株,携归故乡。

有人把藤种在沙漠,开出绿洲;有人把藤种在战场,熄了烽火;有人把藤种在牢房,囚徒的眼泪浇出赤叶,叶脉里浮现亲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