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把灰烬捧回藤下,青藤第一次弯下腰,用叶尖轻触我的眉心。

“谢谢你,拾到了我的过去。”

“你的过去?”

“千年前,我也曾是一粒落第的种子。”

【书院夜话·其二】

真正的强大,不是避开他人的灰烬,而是敢于伸手,让灰烬在你掌心里重新发热。

──────────────────

第三章 藤桥

岁末大寒,书院被雪封门。山长把我们一百二十名学子聚在雪地,宣布:

“今夜,青藤将开花。”

众人哗然。青藤千年无花,这是古训。

山长却道:“因它攒够了火,也攒够了故事。”

午夜,铜钟三响,雪忽然停了。月光像一柄冷剑劈开云层,照在藤上。藤身所有青线同时亮起,光流汇聚于断崖对面,凝成一座拱形长桥,桥身透明,悬在千丈空谷之上。

桥那头,云雾深处,隐约有钟声回应。

山长说:“桥只开放一炷香。敢走者,可至‘归省台’;怯者,留此继续读书。”

我第一个踏上藤桥。脚底传来微微脉动,像走在一条巨大的血管上。走到桥心,我回头,看见自己留在雪地的脚印正被风抹平,像从未存在。

桥那头,是一面悬空的铜镜,镜边刻着:“照见本心。”

我抬眼,镜中却不是我的脸,而是一粒正在发芽的种子。

忽然,镜面碎成光雨,一粒真正的种子落进我手心,温温热热,像一颗小小的心脏。

钟声止,桥身化作万点萤光,消散在风里。我回到崖边,雪又开始下,仿佛一切未曾发生。

掌心的种子却真实存在。我把它种在窗前的瓦盆里,一日三浇水,七日长出一枚心形叶。

【书院夜话·其三】

所有看似虚幻的桥,都在提醒你:真正的彼岸,是你愿意带着此刻的自己,再向前一步。

──────────────────

第四章 下山

春闱将至,书院遣我们下山“观世”。

临行前,山长赠我四句: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

归来,把山水还给山水。”

我背起行囊,瓦盆里的青藤幼苗悄悄缠上我腕脉,像一条绿色的脉搏。

我先去京城。御街灯火,照得人心惶惶。才子们把诗写在酒楼上,墨迹未干,就被歌女们唱成新曲。我听见自己的名字被人提起——原来我在书院写的《青藤谣》被传抄入宫,皇帝读后,命人寻作者。

我却在客栈里病倒。病中,腕上青藤一日长一尺,绕床三匝,叶背浮现银色纹路,像一张地图。

地图指去的地方,是故乡。

我十年未归,不敢归。家门被大火烧剩半堵墙,父亲葬身火海,母亲下落不明。

青藤却在梦里对我说:“火里还有一粒种子,等你去捡。”

【书院夜话·其四】

逃避的路,往往绕成更大的圈。当你准备回去,圈才开始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