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朱棣望着那滩紫血,突然想起父亲朱元璋晚年服用丹药,最后疽发背死的惨状。他一脚踹翻王道亨带来的丹炉,火星溅在龙袍上:“把这妖人拖下去,杖责五十,流放三千里!”

经此一事,朱棣再不敢信什么捷径。他让李时珍把食疗方子抄录成册,藏在乾清宫的暗格里,扉页上亲笔写下“固本培元,循序渐进”八个字。

第六章 岁月绵长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在第五次北征的途中驾崩。弥留之际,他望着帐外的星空,想起淑妃当年为他剥荔枝的模样,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这十几年,靠着那些看似寻常的膳食,他不仅巩固了皇权,更难得地享了几分人间温情。

太子朱高炽继位后,在暗格里发现了那本食疗秘籍。他生来肥胖,常被气喘困扰,翻开册子看到“冬瓜海带汤可消脂”“茯苓粥能安神”,便让御膳房照着做。后来他虽在位仅十个月,却成了史书上有名的仁君,或许也与这温和的养生之道有关。

而那本《永乐皇帝食疗秘录》,后来被收入故宫的皇家档案馆。清末民初时,档案馆遭劫掠,册子流落到民间,被一位老中医偶然拾得。扉页上“固本培元”四个字,至今还能看清墨迹里藏着的,属于一位帝王的审慎与温情。

永乐皇帝食疗秘录

明成祖朱棣,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在位期间迁都北京、派遣郑和下西洋、编撰《永乐大典》,一生功绩彪炳史册。然而,常年的军政操劳让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为固本培元、维持精力以处理朝政,朱棣命太医院结合传统医理与食材特性,拟定食疗之法。这些食疗方不仅助力皇帝改善身体状况,更反映了当时宫廷饮食与中医养生的融合智慧,以下是从太医院典籍中整理出的永乐皇帝食疗秘录。

一、早餐食谱

枸杞羊肾粥

• 食材:枸杞30克、羊肾一对、粳米100克、葱、姜、盐适量。

• 做法:将羊肾剖开,去除筋膜,洗净后切成小块;粳米淘洗干净;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粳米、羊肾块、枸杞,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煮,煮至粥熟烂,加入葱、姜、盐调味即可。

• 功效:补肾益精,养肝明目。适用于肾虚劳损、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等症状。羊肾性温,能补肾气、益精髓;枸杞滋补肝肾、明目;粳米健脾和胃,三者搭配,早餐食用可迅速补充精力,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 。

韭菜籽鸡蛋饼

• 食材:韭菜籽15克、鸡蛋2个、面粉50克、盐、食用油适量。

• 做法:将韭菜籽研磨成细粉,与面粉混合,加入适量清水搅拌成面糊,打入鸡蛋,加入盐调味;平底锅烧热,倒入少许食用油,将面糊倒入锅中,摊成薄饼,小火煎至两面金黄。

• 功效:补肾助阳,固精止遗。韭菜籽是传统的补肾食材,对肾阳虚导致的性功能减退、遗精等有很好的调理作用,搭配鸡蛋补充蛋白质,作为早餐主食,既美味又养生 。

二、午餐食谱

海参当归煲羊肉

• 食材:海参50克、当归15克、羊肉200克、红枣5颗、姜片、葱段、料酒、盐适量。

• 做法:海参泡发后洗净切段;羊肉洗净切块,焯水去腥;将所有食材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加入料酒,转小火慢炖2 - 3小时,至羊肉熟烂,加入盐调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