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虽然《丝雨长巷》的销量不算顶尖,只卖了三万多盘,但有乐评人在报纸上写:“千百惠的歌声像清晨的露水,干净又温柔,在喧嚣的歌坛里,是难得的治愈。” 每次看到这样的评价,千百惠都会把报纸剪下来,贴在笔记本里,像珍藏宝贝一样。

1984 年,她和刘家昌合作了《为同心协力而跑》,这首歌是为台湾省运动会写的,旋律轻快,歌词充满力量。播出后,很多学校的运动会上都会放,甚至有小朋友在街上看到她,会指着她喊 “唱跑步歌的姐姐”。有次去香港演出,刚下飞机就看到粉丝举着 “千百惠” 的牌子,还有个小女孩抱着专辑跑过来,仰着小脸说:“姐姐,我会唱你的《丝雨长巷》,你能给我签名吗?”

千百惠蹲下来,认真地在专辑上写下 “加油,要永远喜欢音乐哦”,心里暗暗发誓,要唱更多好歌,不辜负这些喜欢她的人。

1986 年,是千百惠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她推出了专辑《想你的时候》,主打歌《想你的时候》是刘家昌花了一个月才写出来的,歌词里满是思念:“当我想你的时候,我的心在颤抖……”

录这首歌时,千百惠总找不到感觉。她对着麦克风唱了一遍又一遍,刘家昌却一直摇头:“不对,不是这样的 —— 你没有真的‘想’一个人,歌声里是空的。” 千百惠急得直跺脚,她怎么不想呢?她想母亲,想新竹的巷弄,想父亲不知道有没有原谅她。

刘家昌看着她,突然说:“你跟我来。” 他把千百惠带到录音棚外的电话亭,塞给她一枚硬币:“给你妈打个电话。” 电话接通时,母亲的声音从听筒里传出来,带着点沙哑:“兰蕊啊,你最近好不好?你爸昨天还问起你呢……”

千百惠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握着电话说:“妈,我想你了,我好想回家吃你做的卤肉饭。” 挂了电话,她回到录音棚,再次拿起麦克风时,声音里带着哭腔,却格外动人 —— 那是想念的味道,是牵挂的温度。

专辑发行后,立刻火得一塌糊涂。台北的唱片行里,买《想你的时候》的人排起了长队,队伍从店里一直延伸到街上;电台里每天都循环播放这首歌,连出租车司机都在哼 “当我想你的时候”;甚至有远在新加坡的听众,写信到唱片公司,说 “听你的歌,就像听到了家乡的声音”。

后来她才知道,这张专辑在台湾卖了 20 万盘,还传到了大陆和东南亚。有次去新加坡演出,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拉着她的手,眼泪直流:“我女儿在台湾,我每天都听你的歌,就像她在我身边一样。” 千百惠抱着老奶奶,也哭了 —— 她终于明白,音乐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它能连接不同的人,能传递最真挚的情感,能让思念跨越千山万水。

演出结束后,她给父亲打了个电话,第一次听到父亲在电话里说:“兰蕊,爸爸看到你的唱片了,你很棒。” 那一刻,千百惠站在新加坡的街头,看着远处的灯火,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第三节 巅峰与抉择

1986 年之后,千百惠成了 “两岸甜歌皇后”。她的演出邀约像雪片一样飞来,从台北到高雄,从香港到新加坡,每天都在飞机、酒店、录音棚之间奔波。有时候一天要赶两场演出,累得在飞机上就能睡着,可只要一踏上舞台,看到台下粉丝举着的灯牌,她就立刻精神起来 —— 能把歌声带给更多人,是她最开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