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他不再是那个谨慎的旁观者,而是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参与者。他选择了“百家乐”,一种看起来规则简单、输赢立判的游戏。起初,他小心翼翼,每次下注金额都很小,几十块、一百块。输赢交替出现,但总体来说,似乎是赢多输少。这让他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自己掌握了某种“规律”或者“运气”。
这种“赢”的感觉,是致命的。它像一种精神鸦片,迅速麻痹了他的理智。每一次下注前的紧张,每一次开奖后的狂喜(或者失落),都像电流一样刺激着他的神经。他开始沉迷于这种心跳加速的感觉,渴望通过这种方式,快速地摆脱目前这种平庸、压抑的生活状态。
他不再满足于小打小闹。赢来的钱,他并没有收手,而是立刻再次投入,想要赢得更多。他开始研究所谓的“攻略”、“技巧”,在网上搜索各种“赌神经验分享”,甚至加入了一些赌博交流群。群里的人,大多和他一样,沉浸在赢钱的幻想和对输钱的恐惧中。有人炫耀自己的“战绩”,有人抱怨自己的“坏运气”,更多的人,则在交流着所谓的“必胜策略”。
陈默像海绵吸水一样,吸收着这些信息。他开始相信,赌博并非完全是运气,里面有“技巧”可循。他开始尝试不同的投注策略,比如“马丁格尔”(输后加倍下注)、“反马丁格尔”(赢后加倍下注)。起初,这些策略似乎真的有效,帮他挽回了一些损失,甚至小赚一笔。这让他更加坚信,自己找到了一条通往财富的捷径。
他的生活重心,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偏移。以前下班后,他会看看书,或者玩玩游戏放松。现在,他的所有空闲时间,几乎都被赌博占据了。他开始熬夜,盯着手机或电脑屏幕,眼睛布满血丝,精神却异常亢奋。他的食欲不振,脸色变得有些苍白,黑眼圈越来越重。
同事们都看出了他的不对劲。“陈默,你最近怎么了?是不是病了?脸色这么差。”关系还算不错的同事张浩关切地问道。
“没,没事,可能最近没休息好。”陈默含糊地应付过去,不敢多说。他害怕别人知道他赌博的事情,那在他看来,是一件极其羞耻和危险的事情。
他开始向家里撒谎。母亲每次打电话问他钱够不够用,他都说够,甚至还说自己最近接了点“私活”,能多赚点钱。他甚至开始编造一些“事业上的进展”,说自己参与了一个很有前途的项目,未来可能会有更好的发展。父母在电话那头听得高兴,不住地叮嘱他要照顾好自己,不要累坏身体。每次挂掉电话,陈默都感到一阵深深的愧疚和不安。他知道自己在欺骗最爱他的人,但他无法停止。
赌博带来的不仅仅是精神上的依赖,还有经济上的巨大压力。一开始,他用的是自己的积蓄和零钱。但很快,这点钱就不够用了。输钱的时候,那种不甘心、那种想要把本捞回来的欲望,像毒蛇一样噬咬着他的内心。他开始动用自己的信用卡,透支消费。额度很快刷爆了,他又开始向一些网贷平台借钱。
他以为自己只是暂时“借用”,等赢回来钱就立刻还上。但他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越输越急,越急越想翻本,越翻本输得越多。那些网贷平台的利息高得惊人,利滚利之下,债务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他开始收到各种催收短信和电话,语气也越来越强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