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政府开放的应急避难所,门票20元,扫码支付打九五折。”工作人员面无表情地说,仿佛世界末日只是又一个工作日。

钻进防空洞后,李明发现里面已经挤了不少人。大家的表情各异,有恐慌的,有淡定的,还有几个年轻人正在自拍发朋友圈:“躲外星人打卡~”。

找了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坐下后,两人之间的气氛反而比在奶茶店时自然了许多。

“所以你早就知道今天会出事?”李明指着张晓雨的背包问。

“概率高达73%。”张晓雨从包里掏出两瓶水,递给他一瓶,“外星评估期的第一天,观察型无人机出现概率最高。它们喜欢收集突发危机下的人类行为数据。”

李明惊讶地睁大眼睛:“你怎么知道这些?”

张晓雨喝水的手顿了顿:“猜的。”

明显是谎言,但李明没戳破。毕竟末日当前,谁没点小秘密呢?

防空洞里的广播突然响起:“各位市民请注意,外星无人机已离开本区域,危险解除。请大家有序撤离,不要忘记个人物品。欢迎下次光临。”

“下次光临?”李明忍不住吐槽,“这地方还有回头客一说?”

张晓雨却认真地说:“实际上,根据模型计算,我们遭遇第二次袭击的概率是...”

“别,别说数字。”李明打断她,“有些事还是不知道比较好。”

两人相视而笑。

在等待出洞的过程中,他们聊起了外星文明。李明惊讶地发现,张晓雨对外星文化的了解远超普通人,甚至能解释那些无人机的行为模式。

“你觉得它们真的会毁灭我们吗?”李明问出了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

张晓雨沉思片刻:“宇宙文明评估的标准很复杂,不是单纯看科技水平。文化独特性、社会结构、艺术成就...甚至幽默感都可能评分标准。”

“幽默感?”李明挑眉,“那中国人应该能加分。我们都这样了还在相亲呢。”

“事实上,”张晓雨突然压低声量,“我怀疑相亲文化可能是我们的加分项。”

李明愣住了:“什么意思?”

“只是一种假设——如果一个文明在面临灭绝时仍然坚持自己的文化传统,是否体现了某种 韧性?”张晓雨眼神闪烁,“我妈说了,就算天塌下来,该结婚生子还得结婚生子。”

李明惊讶地发现,这位看起来极度理性的女性,居然也有着相似的家庭压力。

“所以你也是被妈妈逼来相亲的?”

张晓雨叹了口气:“否则呢?你以为我会在世界末日第一天出来见陌生人?”她拍了拍身旁的巨包,“这原本是我去西山避难所的路上。顺路相个亲而已。”

不知为何,这个答案让李明感到一丝莫名的安慰——原来不止他一个人生活在如此荒谬的现实中。

当他们终于走出防空洞时,天色已近黄昏。外星飞船依然悬在空中,仿佛永远不会离开。

“呃,今天虽然有点...特别,但我还挺开心的。”李明说,感觉自己土得像在演烂俗爱情片。

张晓雨点点头:“数据记录显示,我们在极端环境下的相容性达到78%,高于平均水平。”看他一脸懵,她补充道:“意思是,我们可以见第二次面。”

李明笑了:“在末日背景下,‘第二次见面’听起来像个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