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法医在自杀者胃里发现一张完整名单,

上面写满警方一直未能侦破的悬案真凶,

而最后一个名字,

竟是三天前负责现场勘查的新人警官。

1 停尸房惊魂

雨还在下,敲打停尸房窗外那棵老樟树的叶子,沙沙声隔着双层玻璃渗进来,衬得室内一片死寂。空气里漂白水和某种更阴冷、更难以名状的气味混合在一起,凝滞不动。无影灯惨白的光打在不锈钢台面上,台上躺着个轮廓,盖着白布。

老陈站在台边,橡胶手套勒得指根发白。他动作有点慢,不全是年纪的关系。台上这位,编号734,初步结论是自杀,从城东那家废弃化工厂的七层楼顶跳下来的,发现时几乎没了人形。现场拍照的同事回来吐了两个,笔录上写着“排除他杀可能”。证据链?这种案子,通常不需要太复杂的证据链。

他掀开白布。破碎的颅骨被简单清理过,但那种触目惊心的扭曲依旧。老陈面无表情,拿起解剖刀。流程他熟得不能再熟,切开,检查,记录。胃里东西不多,大概是死前没怎么进食,除了些糊状的残渣,还有……异物。

不是药片,不是常见的毒物胶囊。手感不对。他用镊子小心地夹出来,在水龙头下冲去黏液。

是一张纸。

折叠得极其工整,边角甚至带着一种刻意的小心,裹在透明的薄塑料膜里——像是某种高级糖纸,密封性极好,因此才能在强腐蚀性的胃液里近乎完好地保存下来。

老陈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他抬头,四周只有仪器轻微的嗡鸣和窗外永恒的雨声。没人看向这边。他深吸一口气,那混合着死亡和消毒剂的气味呛得肺叶发疼。他走到旁边的操作台,展开塑料膜,用更精细的工具,屏住呼吸,将那叠得紧紧的纸片一点点铺开。

纸质地颇好,韧性足,遇水也没完全烂掉。上面是打印的宋体字,墨迹遇水有些晕开,但清晰可辨。那是一列名字,后面简短地缀着时间、地点,像某种索引。

老陈的目光扫过第一个名字。

“张兰,零三年春,西桥下水道。”

他眼皮一跳。这名字他记得,二十年前轰动一时的失踪案,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成了积压在他档案柜最底层的一摞旧卷宗之一。

第二个名字。“李建国,零九年冬,老棉纺厂家属院。”

他的手开始发颤。李建国,被钝器击打致死,抢劫?仇杀?线索寥寥,至今未破。

第三个,第四个……他的手抖得几乎握不住筷子。七个名字,七桩悬案,时间跨度近二十年,地点分散在全市各个角落。有些细节,卷宗里从未对外公布。

这是……清单?谁的清单?

他的呼吸彻底乱了,额角渗出冰冷的汗。胃里泛起的恶心感压过了职业带来的麻木。他强迫自己的视线向下移,落在最后一个名字上。

打印的墨迹同样有些模糊,但那三个字像烧红的烙铁,狠狠烫进他的视网膜。

——赵新宇。

负责这起“自杀案”现场初步勘查的那个新人,三天前,还是他亲手给这孩子做的现场指导。小伙子戴着白手套,拿着相机,眼神干净,还有点紧张,记录现场时一丝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