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

第三章:转折·裂变中的微光 (大四上篇)

大四开学,秋招的序幕提前拉开。南岭大学各个角落都弥漫着一种无形的紧张空气。宣讲会海报从科技巨头到地方国企,从新兴独角兽到考公考编辅导班,排满了公告栏。朋友圈充斥着“笔试过啦!”、“面试求组队!”、“求实习内推!”的信息。焦虑指数陡然飙升至顶峰。

林舟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1. **就业:** 海量投递,面试奔波。经历过AI面试系统的冰冷提问(标准化答案评分),体验过“神仙打架”般的群面(清北复交、常青藤海归同台竞争),也感受过传统制造企业面试官对硕士学历的执着要求。收到过某大型材料厂的offer,薪资尚可,地点偏远;也收到一家专注“碳中和材料”创业公司的橄榄枝,薪资低但项目极具潜力。**短期收益 vs 长期发展?稳定平台 vs 高风险高回报?** 他难以抉择。

2. **考研/保研:** 陈默毫无悬念地获得了保研国内顶尖大学的机会。李伟也在全力备考研究生,期望通过深造跳出本科专业的“内卷圈”。林舟的绩点位于保研边缘,非常危险。他需要立即做出抉择:是孤注一掷拼考研(竞争白热化),还是全力冲刺保研资格(需确保后续课程高分、弥补短板)?这直接关系到未来几年的走向。他回望自己的科研竞赛经历,发现自己享受解决问题的过程,但对纯理论研究并非最有热情。**学术深造的决心是否足够?**

3. **新可能性的萌动**:在准备“挑战杯”项目的市场调研过程中,林舟曾深入某省内的一个农业县。他看到当地有丰富的秸秆资源(他们研究的原料之一),却因处理不当而大量焚烧污染环境;也看到当地特色的有机农产品因销路不畅而滞销。一个模糊的想法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