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闭上了嘴,但心脏狂跳不止。

这家公司,到底是什么地方?它不是在“传承文化”,它像是在……镇压着什么东西。

转机发生在我入职第二周的周三。

那天,整个B座档案室区域都被拉上了警戒线,气氛异常紧张。所有人都被要求待在自己的工位上,不得随意走动。

公司的内部通讯软件“山海通”里,B座的同事在疯狂刷屏。

“完了完了,‘蜚’的封印指数在掉!”

“负面情绪污染超标了,已经有三个同事出现‘呓语’症状了!”

“马主任呢?修复组怎么还没到?”

蜚?我心中一动,这个名字我熟。

《山海经·东山经》有云:“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

古人认为,“蜚”并非带来物理上的瘟疫,而是“信息瘟疫”——也就是流言蜚语。它能让虚假的信息、恶意的揣测实体化,造成混乱和伤害。

山海集团的“文物”,竟然是《山海经》里的异兽?

我的大脑嗡嗡作响,一个颠覆性的猜想浮出水面:这家公司,不是在修复文物,而是在维系一系列源自古代神话的……封印。

我们的工作,就是祭祀与安抚。

而《员工手册》,就是一本活下来必须遵守的仪轨!

3 封印危机

就在这时,马主任脸色铁青地冲进了办公室,他的目光在修复组的几个老员工脸上一一扫过,最后,竟然停留在了我脸上。

“沈珂,你跟我来!”

我愣住了。

“主任,她才来多久,不行啊!”张姐急忙劝阻。

“来不及了!”马主任的语气不容置疑,“老刘和老王都被‘蜚’的流言影响,精神不稳定,现在只有你,是民俗学科班出身,理论知识最扎实!”

我被马主任几乎是拖着拽到了B座档案室。

这里已经乱成一团。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焦躁不安的气氛,人们互相猜忌,低声指责,好几个人坐地痛哭,说自己听到了别人骂他们的声音。

档案室的中央,是一个用青铜和玉石打造的巨大圆形平台,上面刻满了繁复的符文。平台中央,悬浮着一块一人多高的黑色石碑,石碑表面像水波一样荡漾着,不时有恶毒的文字一闪而过——“他挪用了公款”、“她是个荡妇”、“你就要被裁员了”……

每当有文字浮现,周围就会有人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

“这就是‘蜚’的封印核心。”马主任指着石碑,气喘吁吁地说,“它的力量正在泄露,污染了整个区域的‘信息场’。手册上的标准修复流程,是用‘静默香’焚烧三天,隔绝信息流动。但现在看来,来不及了,封印核心的符文结构已经开始紊乱。”

他递给我一个平板,上面是密密麻麻的符文阵列图。

“标准修复规程A,你看看能不能执行。”

我迅速浏览了一遍,那是一种极其保守的修复方式,本质上是切断所有能量供应,让封印进入“休眠”状态,但治标不治本,而且需要极长的准备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