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工作是目前最好的掩护,他需要时间消化和适应这一切。
站点里,同事王胖子一见到他就大呼小叫:“哎呦,陆小山,你小子可以啊,听说你走了狗屎运,捡到宝了?请客,必须请客。”
陆小山心里咯噔一下,面上却憨厚地笑笑:“胖哥你别听风就是雨,就是家里翻出几张老邮票,卖了点钱,凑巧罢了。”
“老邮票?卖了多少?”另一个同事也凑过来,眼里闪着好奇和探究。
“没多少,就万把块钱,够交几个月房租了。”陆小山含糊其辞,故意说低了数额。
“万把块也不错啊,晚上烧烤走起。”王胖子搂住他的脖子。
陆小山笑着应承下来,心里却松了口气,看来拍卖行那边消息并没完全传开,或者这点小钱在有些人眼里根本不算什么。但他也暗自提醒自己,必须更加谨慎。
这时,老板拿着个包裹过来:“小山,来的正好。这儿有个到付件,点名要你送,地址是文化大厦那边的‘博古斋’,你跑一趟。”
“博古斋?”
陆小山一愣,那是本市有名的古玩店,老板是业内颇有名气的鉴赏家。
“对,赶紧的,客人等着呢。”
陆小山接过包裹,骑上车前往文化大厦。一路上,他总觉得有些蹊跷,怎么会点名要他送?
到了博古斋,店面装修得古色古香,博古架上陈列着各种瓷器玉器,空气中弥漫着檀香和旧物的味道。
一个穿着考究、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正在接待客人,态度矜持而略带傲慢。想必这就是老板,李维民。
陆小山说明来意。李维民打发走客人,接过包裹,慢条斯理地拆开,里面是一只锦盒,盛着一件青花瓷瓶。
他拿起放大镜,仔细端详起来,嘴里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
“不错,不错,永乐年的青花缠枝莲纹玉壶春瓶,品相一流。”
他满意地点点头,这才仿佛刚看到陆小山,“哦,运费多少?”
“到付98元。”陆小山回答。
李维民付了钱,却似乎没有立刻让陆小山离开的意思。他上下打量了陆小山几眼,语气带着几分审视:“小伙子,听说你前两天,在旧货市场捡了个漏?”
陆小山心中一凛,消息传得这么快?还是……
他不动声色:“运气好,李老板消息真灵通。”
“呵呵,小圈子而已。”
李维民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有些锐利,“什么东西,方便透露一下吗?让我也掌掌眼。”
“几张老债券,已经出手了。”陆小山避重就轻。
“哦?民国时期的?美金公债?”李维民看似随意地追问。
陆小山心跳加速,这李维民知道得未免太清楚了。他勉强点了点头。
“运气确实不错。”
李维民笑了笑,但那笑容没什么温度,“不过嘛,古玩这一行,水深得很。一次运气好,不代表次次都能捡便宜。多少人都想着一步登天,最后倾家荡产。小伙子,还是脚踏实地的好。”
这话听着像是前辈的“好心”告诫,但陆小山却敏锐地捕捉到对方语气里一丝极其细微的酸意和轻视,甚至在他眼中,李维民周身似乎泛起一层极淡的、代表虚伪的橙色光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