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米没再说话,转身进了卫生间。卫生间里传来哗哗的水声,约翰却觉得那声音像是在嘲笑他的无能。
他走到窗边,望着远处工厂的方向,那里曾经是他挥洒汗水、实现价值的地方,如今却成了他心中的一根刺。
失业后的日子变得漫长而乏味。
约翰每天早上还是会准时醒来,但再也没有了上班的动力。他会坐在沙发上,漫无目的地换着电视频道,却什么也看不进去。
玛莎找了份在超市收银的工作,每天早出晚归,两人见面的时间越来越少,交流也越来越少。家里的气氛变得压抑,像一口密不透风的大锅,让人喘不过气来。
镇上的变化也越来越明显。
曾经热闹的主街如今冷冷清清,不少店铺都挂出了 “转让” 的牌子。街角的五金店老板是约翰的老熟人,上周也关门大吉了。
约翰去杂货店买东西时,总能听到人们在议论纷纷,话题离不开失业、经济下滑,还有那个遥远的东方大国。
“听说了吗?比尔家的小子去东方留学了,” 杂货店老板娘一边扫描着商品条形码,一边压低声音说,“听说那边工资高,机会多。”
约翰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付了钱转身就走。
他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愿意去那个 “抢走” 他们工作的国家。在他看来,那简直是背叛。
回到家,他打开电视,正好在播放关于东方大国新动力汽车的新闻。
画面里,那些线条流畅、环保节能的汽车在城市里穿梭,看起来那么光鲜亮丽。新闻主播用带着赞赏的语气介绍着这些汽车的优势,说它们不仅省油,还对环境友好。
“友好个屁!” 约翰对着电视怒吼,抓起桌上的遥控器就扔了过去。
遥控器砸在屏幕上,发出一声闷响,屏幕上的画面瞬间变成了雪花。
他颓然地坐在沙发上,双手插进头发里。愤怒过后,是深深的无力感。他知道,自己对那个遥远的国家一无所知,甚至连它的名字都记不太清。
但他就是恨,恨那些看不见的竞争对手,恨这个让他失去工作的时代。
日子一天天过去,约翰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
他和玛莎的争吵越来越频繁,从最初的关于钱的问题,到后来的互相指责。汤米变得更加沉默,放学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宁愿对着电脑屏幕,也不愿和父母多说一句话。
一天晚上,约翰喝了点酒,又开始对着玛莎发脾气。
“都是因为你,” 他含糊不清地说,“要不是你当初非要买那套新沙发,我们也不会这么紧张。”
玛莎再也忍不住了,她的眼泪夺眶而出:“约翰,你清醒一点!失业不是我的错,也不是任何人的错!我们应该一起想办法,而不是互相指责!”
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充满了失望和疲惫。
“想办法?怎么想?” 约翰冷笑一声,“去给那些东方人打工吗?我做不到!”
“你简直不可理喻!” 玛莎擦干眼泪,转身走进卧室,“砰” 地一声关上了门。
约翰独自坐在客厅里,酒精让他的头脑昏沉,但内心的痛苦却越发清晰。他知道玛莎说得对,他不该把怒火发泄在家人身上。
但他控制不住自己,那种被时代抛弃的感觉,那种无能为力的愤怒,像毒藤一样缠绕着他的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