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过程依然痛苦,挫败感时常来袭。但当他把那些抽象的数学概念想象成解开谜题的钥匙时,痛苦似乎减轻了一点点。他甚至第一次主动向张老师请教了一个关于方程式的简单问题,把张老师惊喜得差点以为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张老师耐心解答后,Leo尝试将那个方程的解——一个数字“18”,代入到信的内容里寻找对应,但似乎毫无头章。
“世界的起点”又是什么?他查了资料,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古希腊”,因为那是西方文明的摇篮;有的说是“两河流域”;还有的说是“奇点大爆炸”。哪个才是信里所指?他想起每次家庭旅行前,爸爸都会研究目的地的人文历史,家里书架上有很多旅游和地理书籍。于是,他破天荒地钻进了书房,开始翻阅那些他以前从不碰的厚厚图册和历史书籍。
妈妈看到他的变化,很是欣慰,以为他终于“开窍”了,知道为六年级做准备了,变着花样给他做好吃的。爸爸则觉得奇怪,儿子怎么突然对历史和地理感兴趣了?但看到Leo难得如此专注,也没有多问,只是偶尔会和他讨论一下“你认为金字塔的建造最不可思议的地方在哪里?”之类的问题。
Leo一边艰难地啃着数学,一边大海捞针般地寻找着“世界的起点”,同时,他也在网上查了本市灯塔的信息和月圆之夜的具体时间。城市灯塔是滨海公园的标志性建筑,每个月都有不少游客。月圆之夜,就在三天后。
三天里,Leo度日如年,既紧张又期待。
月圆之夜终于到了。银盘似的月亮高悬夜空,将清辉洒向大地。Leo借口出去散步,揣着那封神秘的信和一个小手电筒,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滨海公园。
夜晚的公园比白天安静许多,海风带着咸腥味吹来,灯塔巨大的光束规律地扫过漆黑的海面。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一边假装悠闲地散步,一边紧张地四处张望,寻找那扇“刻有λ符号的门”。
灯塔基座周围有一些附属的管理用房和小型展览馆。他绕着一栋栋建筑仔细查看,心跳如鼓。游客并不多,偶尔有几对情侣或散步的老人经过,都用好奇的目光打量这个身材高大、行为显得有些鬼祟的少年。
就在他快要放弃,怀疑这只是一个恶作剧的时候,在灯塔背面最偏僻的一个角落,他发现了一扇低矮的、看起来像是地下室的旧木门。门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油漆斑驳。他凑近仔细看,心脏猛地一收缩——在门把手下方,一个不太起眼的位置,确实刻着一个清晰的符号“λ”!
就是这里!
Leo深吸一口气,左右看看无人注意,颤抖着伸出手,试着推了推那扇门。
门,居然“吱呀”一声,应手而开了一条缝!里面透出微弱的光线。
一股混合着灰尘和神秘气息的味道扑面而来。他紧张地咽了口唾沫,壮着胆子,侧身挤了进去。
门在他身后轻轻合上。里面是一条向下的狭窄旋转石阶,墙壁上隔着很远才有一盏昏暗的壁灯,勉强照亮脚下的路。空气中弥漫着陈旧纸张和某种香料的味道。他沿着石阶一步步向下,仿佛走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秘密世界。
石阶尽头,是一个不大的圆形房间。房间的四壁全是顶到天花板的巨大书架,上面塞满了各种厚薄的、看起来古色古香的书籍。房间中央有一张巨大的实木书桌,书桌上散放着一些图纸、尺规,还有一个看起来非常古老的地球仪。一个身影正背对着他,俯身在地球仪上寻找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