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强烈的好奇,Leo屏住呼吸,打开了信纸。信纸上的字迹是打印的,用的却是那种老式打字机常常出错的、略带磨损感的字体:
“致发现者:
如果你正对前路感到迷茫,对自身的‘不平衡’感到困惑,那么恭喜你,你找到了第一把钥匙。
真正的智慧并非孤立存在,语言是载体,逻辑是骨架,世界是考场。
第一个线索藏在你的‘弱点’之中,答案将在‘世界的起点’揭晓。
若想寻求答案,便在月圆之夜,前往城市灯塔之下,寻找那扇刻有‘λ’符号的门。
——指引者”
信的内容很短,却像一道闪电击中了Leo。
“对前路感到迷茫”、“自身的‘不平衡’”——这说的不正是他吗?语文一般,数学极差,只有英语还行,这简直是严重“不平衡”!
“弱点”?毫无疑问,指的是他糟糕透顶的数学。
“世界的起点”?这是什么意思?地理课上的某个地方?还是历史里的某个概念?
“月圆之夜”、“城市灯塔”、“λ符号的门”——这听起来就像电影里的冒险情节!
Leo的心脏怦怦直跳,血液加速流动,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和好奇瞬间驱散了之前的郁闷和烦躁。这封神秘的信,是写给他的吗?它怎么会出现在这本崭新的数学书里?
他反复读着那封信,试图从中找出更多的线索。那个奇怪的图案,λ(Lambda),他好像在数学书上见过,是一个希腊字母,代表很多含义,但在这里,它又代表什么?
就在这时,门铃响了,张老师来了。
Leo慌忙把信纸折好,塞进自己的裤子口袋,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平静。但他的脑子里,已经完全被那封神秘的信占据了。
接下来的英语辅导课,他有些心不在焉。连张老师都看出了他的异常,关切地问:“Leo,你今天好像有什么心事?是担心六年级的课程吗?”
Leo支支吾吾地搪塞过去,眼神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书桌上那本数学书。他的“弱点”,真的能带给他线索吗?这个“指引者”到底是谁?这会不会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恶作剧?
当晚,他失眠了。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亮晃晃的,像在提醒他“月圆之夜”的约定。他偷偷拿出那封信,又一次仔细端详。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升起:我要去弄清楚!我要去找到那扇门!
或许,这趟冒险,能让他摆脱对数学的恐惧,能让他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未知的挑战让他害怕,但更深处的,是一种被点燃的、渴望探索的火焰。
六年级前的这个夏天,似乎变得不一样了。
第二章 灯塔下的λ门
接下来的几天,Leo像变了个人。他不再整天窝在椅子上打游戏,而是开始主动——甚至是有些疯狂地——研究起那封神秘的信。
“弱点”,指的是数学。他极不情愿但又不得不重新翻开了那本让他头疼的数学书,还有以前的试卷和练习册。这一次,他不再是漫无目的地痛苦挣扎,而是带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寻找“线索”。他仔细检查每一道错题,看里面是否隐藏着数字密码或者特殊标记;他甚至开始研究那些原本在他看来如同天书的公式和符号,试图找出它们与那封信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