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医生说她能醒过来是奇迹,可她知道,不是奇迹,是父亲用命换的。他每天给她按摩,怕她肌肉萎缩,粗糙的手在她身上揉着,力道总是很轻,像是怕碰碎了她。他还天天给她讲故事——其实就是比划,比划他小时候怎么跟人学做豆腐,比划大哥二哥小时候怎么爬树掏鸟窝,比划她小时候抢邻居家的糖吃……星禾听不懂,却总笑着点头,看他比划得手舞足蹈。

出院那天,赵老实推着豆腐车来接她。车辕修好了,还刷了层新漆。他把星禾小心地扶上车,往她手里塞了块热豆腐:“哇啦哇啦”地比划——刚做的,你最爱吃的。

星禾咬了口豆腐,嫩得化渣,还是小时候的味道。她抬头看父亲,他正昂着头往前走,阳光洒在他的白头发上,亮得晃眼。

回到城里,星禾把父亲接到自己租的房子住。赵老实闲不住,总念叨着要做豆腐。星禾拗不过他,就在楼下搭了个小棚子,简单弄了个豆腐坊。

赵老实做的豆腐是真好吃。选的豆子是他托人从老家捎来的,颗粒饱满;卤水是按老方子熬的,不多不少;压豆腐的力道也讲究,既不散,又不硬。街坊们尝了一次就爱上了,每天都来排队买。

有天,对门的刘婶来买豆腐,看见赵老实是哑巴,撇着嘴对旁人说:“怪不得豆腐做得这么糙,原来是个哑巴,手笨。”

星禾正好听见,走过去把豆腐往刘婶手里一塞:“刘婶,我爸做豆腐的时候,你还在睡懒觉呢。这豆腐糙不糙,你舌头说了算,不是嘴说了算。”

刘婶脸一红,嘟囔着“我就是随口说说”,付了钱赶紧走了。

赵老实拉了拉星禾的袖子,比划着:算了。

“不能算。”星禾帮他把豆腐摆好,“爸,你做得好,不用怕人说。以后谁再欺负你,我就怼回去。”

赵老实看着她,眼睛里笑出了褶子。

日子慢慢好起来,欠的钱也还得差不多了。赵建军偶尔来城里看他们,说家里的地转包给了邻居,他在镇上找了个修农机的活儿,王秀兰也在村里的小超市当了售货员,日子过得踏实。赵建国换了个工地,当上了小工头,李梅也不抱怨了,偶尔还会给星禾寄些老家的干货。

只有张翠花,还是不怎么来往。有次她来城里看病,路过星禾家的豆腐坊,站在门口看了半天,没进来。星禾看见了,装了块豆腐递过去:“二婶,拿着吃。”

张翠花愣了一下,接过豆腐,低声说了句“谢谢”,转身就走了。星禾看着她的背影,心里叹了口气——其实她早知道,那天门口的信封是二婶放的。

这天傍晚,星禾正帮父亲收摊,突然来了个穿西装的男人。他看了看豆腐坊,又看了看赵老实,笑着问:“请问,这是赵老实师傅的豆腐坊吗?”

星禾点点头:“是,您要买豆腐?”

“不是。”男人递过来一张名片,“我是‘味鲜居’的采购经理,姓孙。听说赵师傅的豆腐做得好,想跟您谈谈合作——我们饭店想长期用您的豆腐。”

星禾愣住了。“味鲜居”是铁岭有名的大饭店,怎么会来找他们?

孙经理笑着解释:“是我们老板推荐的。他说上次来这儿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