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上门,世界安静了。

我走到书桌前,拿起一本厚厚的素描本。翻开第一页,是五岁时画的父亲肖像,虽然笔触稚嫩,但已经能抓住神态。往后翻,七岁的静物写生,九岁的水彩风景,十二岁的人物速写...一页页记录着我十五年的热爱与努力。

前世,苏倩就是用系统偷走了这一切。

我记得那天,我无意中听到她和系统的对话:

“恭喜你绑定天赋交换系统,请选择你要交换的对象。”

“我姐姐,苏画。”

“你要和她交换什么呢?”

“绘画天赋,她所有的绘画技巧和艺术感觉。”

“此次交换,你打算献祭什么呢?”

“我愿意献祭我十年的寿命!”

当时我以为自己幻听了,没有当真。没想到那是噩梦的开始。

重生后,我仔细回想了那个所谓的“天赋交换系统”。它似乎有一定的限制——只能交换“天赋”,而不是“知识”。也就是说,它只能偷走我对绘画的直觉、手感、色彩感知,但不能偷走我学过的艺术史、理论知识和创作理念。

这给了我反击的机会。

“画姐?”门外传来苏倩的声音,“我可以进来吗?”

我合上素描本:“进来吧。”

苏倩推门而入,脸上带着担忧的表情:“姐,你还好吗?妈的话你别往心里去,她就是太着急了。”

“我知道。”我点点头,观察着她的表情。那张看似无辜的脸上,眼底藏着难以掩饰的兴奋。

她走到我书桌前,随手翻开素描本:“唉,这么多年的练习...太可惜了。姐,你考试那天到底怎么了?”

“我也不知道。”我故作沮丧,“拿起笔的时候,突然什么都画不出来了。就像...就像失去了所有能力一样。”

苏倩的嘴角微微上扬,又迅速压下:“可能是太紧张了。没关系,就算不能走艺术路线,还有很多别的选择嘛。”

“比如呢?”我故意问。

“嗯...”她假装思考,“商场经常招人偶扮演者,穿着玩偶服发传单也挺好的!反正都是表演艺术嘛。”

和前世一模一样的台词。

我强忍着掐死她的冲动,微笑着说:“听起来不错。”

苏倩似乎没想到我会这么回答,愣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关切的表情:“姐,你别灰心,我支持你。对了,明天是我的期末美术作业评鉴日,你能来学校给我点建议吗?老师说要请家长一起来点评呢。”

来了。前世就是这样,她借机展示突然获得的“天赋”,让所有人刮目相看,而我则因为“状态不佳”显得相形见绌。

“当然。”我爽快地答应,“我一定会好好‘点评’的。”

苏倩离开后,我打开电脑,搜索了关于“天赋交换系统”的信息。果然,网络上没有任何相关记录。这种超自然的存在,恐怕不是常人所能知晓的。

但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几篇关于“艺术欺诈”的学术论文,讨论如何识别和证明艺术作品的真伪。其中一篇提到了一种特殊的颜料,只有在特定光线下才会显现隐藏的图案。

一个计划在我心中慢慢成形。

第二天,我提前来到苏倩的学校。艺术教室里已经布置成了一个小型画廊,墙上挂着学生的期末作品。苏倩的画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一幅模仿梵高风格的夜景,笔触大胆,色彩浓烈,任谁看了都会觉得出自极具天赋的学生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