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姐!”苏倩看到我,兴奋地招手,“快来,我给你介绍我的美术老师,张老师。”
一位中年女子走过来,赞赏地看着苏倩:“你就是苏倩的姐姐啊!听说你艺术天赋很高。看来艺术细胞真的会遗传呢,苏倩这学期进步神速!”
我看着那幅画,心中冷笑。哪是什么进步神速,根本就是偷来的天赋。
“确实令人惊讶。”我淡淡地说,“尤其是色彩运用,完全不像初学者。”
苏倩得意地笑了:“都是张老师教得好。”
家长们陆续到来,对苏倩的作品赞不绝口。李梅和苏明远也来了,看到苏倩备受称赞,脸上的阴霾稍稍散去。
“虽然画儿考砸了,但至少倩倩有出息了。”我听到母亲低声对父亲说。
父亲叹了口气:“别这么说,画儿听了难受。”
“我说的是事实!”
展示环节结束后,张老师请家长和学生互相点评。轮到苏倩的作品时,众人一致好评。只有我沉默不语。
“苏画,你作为姐姐,有什么建议给倩倩吗?”张老师点名问我。
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我身上。苏倩期待地看着我,等待我的赞美。
我走到画前,仔细端详:“技巧上确实很出色,几乎不像初学者能画出来的。”
苏倩的笑容更加灿烂了。
“但是,”我话锋一转,“缺乏灵魂。看得出来是在模仿大师,但没有自己的思想。色彩搭配过于刻意,笔法虽然熟练但缺乏情感。整体来说,是一幅没有生命的作品。”
教室里一片寂静。苏倩的脸由红转白,又由白转青。
“姐,你怎么能这么说...”她眼眶顿时湿润,楚楚可怜。
李梅立刻站出来维护:“苏画!你自己考零分,还有脸批评妹妹?嫉妒也要有个限度!”
张老师打圆场:“艺术评价本来就是主观的,各有各的看法...苏画的角度也很专业...”
“她专业?她考零分专业吧!”一个家长小声嘀咕,引来几声窃笑。
我平静地看向苏倩:“我说的是实话。技术可以磨练,但艺术的灵魂是磨不出来的。你这幅画,空有技巧,没有灵魂。”
其实我比谁都清楚,这幅画之所以“没有灵魂”,是因为它出自系统而非真正的感悟。苏倩只是机械地复制了我的天赋,却没有与之匹配的艺术修养和情感体验。
苏倩泪水涟涟:“我知道姐姐心情不好,我不怪你...”
我微微一笑,不再争辩。这只是开始,妹妹。偷来的东西,终究是要还的。
回到家后,李梅对我大发雷霆,说我丢人现眼,自己没本事还嫉妒妹妹。苏明远试图劝解,但收效甚微。苏倩则假装大度,说她不生我的气。
晚上,我悄悄出门,去了一家美术用品店,购买了一种特殊的荧光颜料和一支极细的画笔。回到房间后,我锁上门,开始实施我的计划。
如果苏倩的系统只能交换“天赋”而不能交换“知识”,那么我就要用她无法偷走的东西来反击。
我打开电脑,调出前世的记忆,开始设计一套全新的艺术创作理念。这套理念基于光学原理和视觉暂留现象,需要精确的计算和丰富的艺术史知识——这些都是系统无法偷走的。
连续几晚,我熬夜工作,完善我的理念和技巧。白天,我假装沮丧和消沉,让苏倩以为我已经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