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消息如野火般燃遍了陇西大营。

镇守边关十年未娶的大将军李维,竟要娶一个来自京城的织补妇人为妻。这桩婚事成了枯燥军营生活中最引人热议的鲜事,士兵们茶余饭后无不谈论。

“听说是周嬷嬷手下的织补妇人,手艺好得很!”

“那日我亲眼见着,大将军当着全军的面宣布要娶她,真是个有胆色的女子!”

“不知是哪家的姑娘,竟能让铁石心肠的大将军动心...”

营中传言纷纷,苏绣儿却依旧过着往日的生活。天未亮便起身,与织补队的妇人们一同生火做饭,而后开始一天的活计——缝制冬衣,修补破袍,偶尔也为即将到来的婚礼准备一二。

李维特意差人送来几匹红绸,说是给她做喜服用。苏绣儿摸着那质地优良的绸料,心中五味杂陈。在国公府时,这样的料子她见得多了,却从未想过会在这边关之地,用它来缝制自己的嫁衣。

“苏姑娘好福气啊,”周嬷嬷笑着打趣,“大将军这些年回绝了多少名门闺秀的婚事,偏偏看中了你。可见缘分这事,真是说不清道不明。”

苏绣儿但笑不语,手中针线穿梭不停。她为李维缝制着一件里衣,针脚细密匀称,每缝一针,都在想着这个将要成为她夫君的男人。

他们相处的时间不多。李维军务繁忙,时常要巡视边防、操练士兵,偶尔还要带兵出击驱逐骚扰边境的月氏游骑。但每得空闲,他总会来织补营帐看看苏绣儿,有时带给她一块陇西特产的甜饼,有时是一小袋干果。

他们的交谈不多,却格外踏实。李维会简单问问她是否习惯边关生活,有无短缺之物;苏绣儿则关心他衣可暖,食可饱。没有风花雪月的浪漫,却有一种相濡以沫的温情。

这日傍晚,李维难得早些处理完军务,来寻苏绣儿。夕阳西下,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铠甲上泛着金红色的光。

“明日我要带兵往西巡视,约莫三五日才能回来。”他说道,目光落在苏绣儿手中的活计上,“婚礼的事,你不必太过操心,我已吩咐周嬷嬷帮着打理。”

苏绣儿点头:“大将军放心,我晓得的。”她迟疑片刻,还是问道,“西边...可有险情?”

李维唇角微扬:“不过是例行巡查,不必担忧。”他看着她,忽然又道,“等我回来,带你去看看月牙泉。虽不及京城湖泊秀美,却别有一番大漠风情。”

这是李维第一次提及要带她去什么地方,苏绣儿心中微微一暖,轻声应了好。

李维离去后,苏绣儿继续缝制手中的喜服。红绸在她指间流淌,针线穿梭,一件嫁衣渐渐成形。她没有按照京城时兴的样式,而是结合了边关的实用与简洁,袖口收紧,裙摆略收,便于行动,却也不失婚礼的庄重。

帐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夹杂着马蹄声和人员的走动声。苏绣儿专注于手中的针线,并未在意。边关军营,时有突发军情,已是常事。

不多时,一个年轻士兵来取修补好的衣物,苏绣儿一边交付,一边随口问道:“外头是有什么事吗?”

士兵面露兴奋之色:“回苏姑娘,是京中来了钦差大人传旨!队伍刚进营门,好生气派!”

苏绣儿手中针线一顿:“钦差?可知是何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