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洞庭南岭映珠珀》

作者:井观夫子

第一章 洞庭潮起,青春映雪

1988年的初秋,洞庭西滨的清湖县还裹着暑气的余温,漉湖的水浪拍打着堤岸,把芦苇荡摇得沙沙响,风里飘着水藻与稻穗混合的清香。县一中的篮球场上,刚开学的喧闹还没散尽,陈默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运动背心,正抬手投出一记三分球。篮球在空中划出弧线,“唰”地穿网而过,场边立刻响起女生的轻呼,其中最清亮的那道,来自站在香樟树荫下的周雪兰。

陈默转过身,汗水顺着他麦色的脖颈往下淌,浸湿了背心边缘。他个头足有一米八,肩宽背厚,是校篮球队的中锋,常年的运动让他身姿挺拔如湖边的白杨。听见那声呼哨,他望向树荫——周雪兰穿着浅灰色的确良衬衫,乌亮的长发扎成马尾,垂在肩头,风一吹就跟着晃。她是鸭明湖乡来的姑娘,瓜子脸,眼睛亮得像漉湖里的月光,此刻正举着个笔记本朝他挥手,嘴角弯着浅浅的笑。

“陈默,学生会的会议记录,你昨天落阅览室了。”周雪兰迈开步子走过来,声音像浸了湖水的清甜,“下午要交去团委,我帮你带过来了。”

陈默接过笔记本,指尖碰到她的手,微凉的触感让他心里颤了一下。他低头翻了翻,里面是他写的会议纪要,字迹刚劲,末尾还夹着一张稿纸,是他没写完的短篇小说,题目叫《堤上的风》。上周他投给《沅水文苑》的稿子刚收到用稿通知,编辑部还附了信,夸他“文字里有洞庭的魂”。他知道周雪兰喜欢文学,也爱唱歌——去年校文艺晚会,她独唱《珊瑚颂》,站在舞台上,聚光灯打在她身上,声音清亮得能穿透礼堂的屋顶,连台下最挑剔的语文老师都拍了手。

“谢了。”陈默把笔记本塞进运动裤口袋,手在裤子上蹭了蹭,想擦去汗渍,又觉得不妥,只好含糊道,“晚上训练结束,我请你吃冰棍吧?校门口那家‘利民’的绿豆冰棍,特别解暑。”

周雪兰眼睛亮了亮,点头应下:“好啊,不过我得先去音乐教室练声,晚自习前赶过来。”她说完,又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一颗水果糖,剥了糖纸递给陈默,“我妈从家里带来的,橘瓣糖,你尝尝。”

陈默接过糖,放进嘴里,橘子的甜意顺着舌尖漫开。他看着周雪兰转身离开,马尾辫在她身后晃,衬衫下摆被风掀起一角,露出纤细的腰肢。他想起第一次见她,是高一开学的新生大会,她作为新生代表发言,站在主席台上,一点也不怯场,声音里满是朝气。那时候他就觉得,这个姑娘像鸭明湖的荷花,干净又鲜活。

两人的交集渐渐多了起来。都是学生会干部,陈默管宣传,周雪兰管文艺,常常一起筹备活动。周末的时候,他们会约着去县图书馆,陈默看刑侦类的书——他父亲曾是县公安局的刑侦高手,三年前在山中缉拿凶手时,被刺破大腿动脉,没等到抢救就走了。母亲守着城郊笠西乡的几亩田,把他拉扯大,他从小就立志要当警察,像父亲一样。周雪兰则抱着音乐理论书,偶尔抬头,会看见陈默对着一本《犯罪侦查学》出神,眉头皱着,眼神却格外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