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诡异入职

我叫陈识,入职国家民俗博物馆事业编的当天,就被我的“导师”老刘,堵在了男厕所里。

他没说话,只是从兜里颤颤巍巍地摸出一包被压扁的红塔山,递给我一根。烟雾缭绕间,他那张被岁月和尼古丁熏得蜡黄的脸凑了过来,压低声音,活像个间谍接头。

“小陈,你是名校来的博士,有文化。但在这里,学历越高,死……咳,我是说,走得越快。”

我夹着烟的手僵了一下。他的眼神里不全是职场老油条的敲打,还藏着一丝我当时读不懂的,类似于恐惧和疲惫的东西。

“听刘哥一句劝,”他浑浊的眼球死死盯着我,“把单位发的《员工安全行为守则》背熟,尤其是B类条款,一个字都别错。那玩意儿,是拿命换来的。”

我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那本薄薄的小册子,脑子里回想起半小时前,馆长张启明那张看不出情绪的脸。

张馆长看起来五十来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戴着副金丝眼镜,身上那套中山装熨烫得没有一丝褶皱。他把我领进馆长办公室,亲自给我泡了杯浮着枸杞的热茶,然后递给我两样东西:一本小册子,一支沉甸甸的黑色金属钢笔。

“小陈,欢迎你。你的学术背景我们很欣赏,但博物馆的工作,有它的特殊性。”他指了指那本小册子,“这是我们的规矩,也是经验。读懂它,比读懂任何一篇C刊论文都重要。”

他又拿起那支笔,在指尖转了转。“这是单位配发的‘智能笔’,记录工作用,保管好。”

当时我只觉得这是老派单位的仪式感,直到我翻开那本《员工安全-行为守则》。

A类条款还算正常,无非是“注意防火防盗”、“禁止触摸文物”之类。

可从B类条款开始,事情就变得比我研究过的任何乡野怪谈还要离谱。

“B-1:任何情况下,禁止在夜间(晚10点至早6点)独自巡视三号展厅‘明清家具馆’。”

“B-2:如在馆内听到轻微的、无法溯源的弹珠落地声,请立刻返回自己工位,用余光确认工位上的绿植是否正常后,方可继续工作。”

“B-3:切勿直视‘民国人偶馆’内的任何展品超过10秒。如不慎对视,请立即报告,并前往心理辅导室静坐一小时,期间脑中默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4:食堂的红烧肉每周只在周三供应,如在其他日子看到这道菜,切勿食用,切勿声张,假装没看见,去吃面。”

……

这都什么跟什么?我一个唯物主义世界观建构得比承重墙还结实的民俗学博士,感觉自己一脚踏进了某个B级恐怖片的片场。

我甚至怀疑,这是单位里某种整蛊新人的恶作剧。

此刻,看着老刘那张严肃到神经质的脸,我第一次觉得,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

“刘哥,”我试探着问,“这手册……是认真的?”

老刘猛吸一口烟,烟头在昏暗的厕所里亮了一下,像某种怪物的独眼。“小陈,你记着。在这栋楼里,‘认真’这个词,得分两说。”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你脑子里的‘认真’,是把所有东西都分析出个子丑寅卯,讲究逻辑自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