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阖闾大喜:“子胥之策,真神算也!”

伍子胥却面无喜色:“此仅伤其皮毛,未动筋骨。”

他望向西方,眼中燃着幽火。十年谋划,终近收官。

周敬王十四年冬,吴军誓师伐楚。

战船千艘,帆樯蔽日。伍子胥白衣白甲,立于旗舰之首。江风猎猎,吹动他如雪长发。

“此去郢都,水路千里。”孙武蹙眉,“楚必有备。”

“正盼如此。”伍子胥冷笑,“囊瓦庸才,必贪功冒进。”

果如所料,楚军主力至汉水设防。两军隔江对峙,战云压城。

是夜,伍子胥独坐舱中,拭剑良久。忽有亲兵报:“获楚军使者,携重礼求见。”

“带上来。”

来人竟是故交申包胥,布衣斗笠,目含忧色。

“子胥,真欲破楚耶?”

“父兄之仇,不共戴天。”

“你能覆楚,我必能存楚。”申包胥长揖及地,“各自努力吧。”

故友别后,伍子胥彻夜未眠。

汉水滔滔,楚军严阵以待。

吴军帐中,伍子胥忽生一计:“囊瓦贪婪,若以小利诱之,必来追击。”

遂派疑兵佯攻,另遣精兵潜往上游寻渡。

豫章地区,柏举山下,吴军找到浅滩。时值枯水,河床裸露。

“天助我也!”伍子胥挥剑前指,“连夜渡江!”

是夜,吴军偃旗息鼓,马蹄包布,衔枚疾走。至天明时,已全师过江,竟未遇抵抗。

楚军发觉时,吴军已列阵柏举之野。

囊瓦仓促迎战,阵型未整。孙武立即挥旗变阵,吴军如利剑出鞘。

伍子胥亲率死士直捣中军,白发如旗,所向披靡。

柏举一战,楚军大败。囊瓦弃军逃郑。

吴军乘胜追击,五战五捷,直逼郢都城下。

楚昭王仓皇出逃,都城空虚。伍子胥率先登城,长剑染血。

城门破时,他策马直驰王宫。十年流亡,终入此门!

宫室巍峨,却已人去楼空。伍子胥立于殿中,忽仰天长啸,声震梁宇。

“父亲!兄长!子胥来了!”

回声荡荡,无人应答。只有宫娥瑟瑟,百官伏地。

他逐殿搜寻,要找出那个逃走的楚王,那个真正的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