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比如,“阿姨,这两天血压还稳吗?”“爷爷,别忘了吃降糖药啊。”“最近天气变,记得多量量体温。”……绝口不提卖的是什么。

但更奇怪的是,电话那头的老人们仿佛全都心领神会,总能准确地回应:“我明天下午带老姐妹来!”“折扣还有吗?给我留个名额!”

好像姨妈知道,顾客知道,只有我这个传声筒不知道,只会记下他们预约来访的时间。

其实我大概猜到了,但只能假装不知道。

我忍不住小声问后座的周阿姨:“阿姨,我们公司……到底是卖什么产品的呀?”

她从屏幕后瞥了我一眼,似笑非笑:“小朋友,不该问的别问。”

我噎住了,低下头。是啊,不多管闲事,才能安稳挣到学费。

临近下班,我收拾东西走出办公室,恰巧看见走廊尽头的姨妈和那个怪老头。

姨妈递给他一个鼓鼓囊囊的蓝色帆布袋。

老头双手接过,不停地合手感谢,嘴里反复念叨着:“谢谢,谢谢……淑珍有救了……”

他转身汇入从三楼下来的人流,他的脚步竟也比来时轻快了许多。

楼梯里的老头老太个个精神都不错,不少眉开眼笑的。

我心里觉得很不对劲,很想问姨妈,袋子里究竟是什么,能给人如此巨大的希望。

可一回头,看见姨妈正靠在墙边打电话,语气是我从未听过的柔软和疲惫:

“好,可以,妈妈晚点就转给你。买个好点的啊”

我知道电话那头是她的儿子。她自己的手机屏幕碎得像雪花一样,却叮嘱儿子要买“好一点的”。

我突然就不想问了。

不该问的,就别问。

姨妈要供儿子,我要挣学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赶,有不得不背的包袱。

4

在公司见到姨妈的时间很少。她总待在三楼,只在下班前匆匆找我。

我和周阿姨越发熟络,成了能蹭饭的关系。

早晨我问好,她常回:“小林吃了吗?阿姨带了糯米糍。”

我虽吃过早餐,却总忍不住嘴馋,盯着糯米糍两眼发亮。

周阿姨的早餐都是亲手做的。她每天给幼儿园儿子做饭,自己的带到公司吃。

后来,我干脆不买早餐了,总请她多带一份。

日子平静流逝,我渐渐也能与老人们自如交谈,甚至开些小玩笑。

直到一天,电话那头突然传来异响。

“喂,叶阿婆?我是小林啊。”

通话中,我清楚听到东西砸地的闷响,还有急促艰难的喘息声。

我心头一紧,急忙问:“阿婆?您怎么了?阿婆!”

电话那头只剩杂乱噪音,再无人回应。

我慌极了,却根本没有她的住址。

打姨妈电话,一直无人接听,她人在二楼。

我咬牙第一次跑上三楼找她。

才到楼梯口,就听见门内传来慷慨激昂的演讲声,门禁却牢牢挡着。

我急得团团转,还没找到姨妈,她却先发现了我,一把将我拽到楼梯间。

“谁让你上来的!”她厉声斥责,脸色前所未有地难看。

我快急哭了:“叶阿婆可能出事了!电话里声音不对!您知道她住哪吗?”

她眉头紧锁,迟疑道:“好像…是幸福小区A栋。你快下去,别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