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0

建安十二年,秋。柳城。

北征乌桓,大军克捷,然丞相曹操心郁结,未稍减。非战事,实一人。

姓郭,名嘉,字奉孝。

司空祭酒郭嘉,病笃。

校尉陈悦,立郭嘉帐外。悦非将门,亦无赫赫战功,然心思缜密,善察秋毫,得郭嘉赏识,引为臂助。

“且入。” 声,气若游丝。

悦敛容而入,闻药石之气。

郭嘉卧于榻,面色蜡黄,昔神采双眸,此浑浊黯然。

观悦,勉笑,曰:“子明,且坐。”

悦跪于榻前,垂首,曰:“先生清减,悦心如刀绞。”

嘉微喘,道:“生死有命,何足道哉……主公平乌桓,天下震动,然北方定,南方必乱。荆州刘表,江东孙权,皆虎踞之辈。吾不能再为丞相谋,憾甚。”

言及此,嘉面愁,握悦手,其力不似病之人。

且用低声,清,曰:“子明,吾此病,恐非天命。”

陈悦大惊,欲言又止。

“听吾言。”嘉定息再促,“吾榻下有木匣,为《孙子》注一卷。若……若吾不幸,汝可自取之,呈丞相。切记,此书……唯丞相可解。”

言罢,剧咳,目闭,内耗无气力。

悦心中,惊浪起,欲再问,医官已入,遂退出。

不消三日,噩耗传三军。

郭嘉逝,年三十八。

操闻,立军帐中悲,失声,哀曰:“奉孝乃吾之子房!天妒英才,折吾栋梁!天不佑汉。”遂令厚葬,谥贞。

三军还许都,诸事繁杂。

悦依嘉遗言,于夜深之时,潜其帐,于榻取木匣。匣中果有竹简,为嘉注《孙子》。

悦细观之,竹简古朴,字迹飞逸,与寻常无异。

“唯丞相解……” 悦反复思嘉言,不敢擅专。嘉智绝伦,举必有意。

1

翌日,悦求见操。

府,操带哀色,见悦呈竹简,微露讶异。“此奉孝遗物?”

“然。祭酒临终托吾,言此书丞相可解。”

操接竹简。

仔细观之。

堂,烛火摇曳,影投墙,忽明或暗。

良久,操面发凝,合竹简,闭目不语。

悦屏息以待,不发一言。

“子明,” 曹操忽睁眼,利,刺悦心,“奉孝可还有他言?”

悦心颤,忆嘉言“恐非天命”,答曰:“祭酒只言书之事,无他语。”

操起身,踱步于堂,手握简。

“奉孝之智,神鬼莫测。他非在简上藏匿密语,而在注间,藏疑心。”

悦不解。

操将简展,指几处:“观此句,‘兵者,诡道也’,奉孝注曰:‘明攻暗算,防不胜防,犹药石之于沉疴,可救人,亦可杀人。’ 再观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奉孝注:‘军中之弊,非止于外敌,亦生于肘腋。军医、庖厨、粮秣官,皆可为敌所用,如行于沮泽,一步之差,便陷万劫不复。’”

操声转冷:“奉孝一生,算无遗策,可曾悲观,字字句句,皆言内患?此在提醒我,他之死,非天命,乃人祸!”

话未落,堂,烛火猛跳,被语所震。

操眼哀色,凝为寒冰。

遂成杀意。

漫于府堂,指暗处鬼魅。

“丞相……”陈悦顿觉喉头干涩,此,悦终悟嘉终,眼神之意。

此非恐死,乃忧,为大魏安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