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某回老家后,没有找工作,而是整日躺在土炕上,盯着天花板发呆。他的手机里存着朱某的微信,每天都会翻看朱某的朋友圈。
朱某的朋友圈里,全是光鲜亮丽的生活——开着豪车去谈生意,带着老婆孩子去旅游,在高档餐厅吃饭,跟各行各业的精英合影。每看一条,徐某心里的嫉妒就多一分。他看着朱某的豪车,想起自己在村里骑的破旧自行车;看着朱某的漂亮老婆,想起自己至今单身;看着朱某可爱的孩子,想起自己连个稳定的家都没有。
“凭什么?” 徐某对着手机屏幕,咬牙切齿地说,“凭什么你就能过得这么好,我却要在村里受别人的白眼?凭什么你就能当老板,我却连份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
他开始变得越来越偏激,把自己所有的不幸都归咎于朱某。他觉得,如果不是朱某“假好心”拉他去城里,他就不会看到那么多光鲜亮丽的生活,就不会变得这么自卑;如果不是朱某“赶他回来”,他就不会被村里的人议论,就不会这么没面子。
村里办酒席时,徐某也去了。酒桌上,有人提起朱某,一脸羡慕地说:“朱某这孩子真有本事,年纪轻轻就开了公司,老婆漂亮,孩子也懂事,真是人生赢家啊!”
旁边的人也跟着附和:“是啊,人家现在可是大老板了,跟咱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
徐某端着酒杯的手开始发抖,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猛地灌了一口酒,辛辣的酒液呛得他咳嗽起来,眼泪却趁机流了下来。他觉得那些人的话,都是在故意嘲讽他,都是在提醒他有多失败。
从那天起,徐某心里的嫉妒像藤蔓一样,开始疯狂生长,缠绕着他的心脏,让他喘不过气来。他开始偷偷跟踪朱某,每当朱某开车回村,他就躲在暗处,看着朱某跟村里人谈笑风生,看着朱某给父母买各种东西,心里的恨意越来越浓。
后来,徐某听说朱某在城里买了房子,住在一个高档小区里。他立刻坐车去了城里,找到那个小区,在地下车库里蹲点。他看着朱某每天开着豪车进出,看着朱某跟老婆孩子开开心心地回家,心里的嫉妒和恨意终于爆发了。
“我不能就这么算了!” 徐某在心里暗暗发誓,“他毁了我的生活,我也要毁了他的!”
他开始四处打听,哪里能买到枪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通过一个黑市贩子,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买了一把改装枪的零件。他在出租屋里,没日没夜地打磨枪管,组装枪支。金属碎屑溅在他残疾的手上,疼得他龇牙咧嘴,可他却笑得越来越疯狂。
“朱某,你等着!” 徐某对着镜子,看着自己扭曲狰狞的脸,像个从地狱爬出来的恶鬼,“我会让你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
第四章:车库里的“致命伏击”
徐某不敢停留,他慌慌张张地把枪塞进怀里,染血的手指在衣服上蹭出几道暗红的印子。他踉跄着往车库消防通道跑,路过朱某的车时,眼角余光瞥见副驾驶座上放着一个奥特曼玩偶——那是朱某昨天带小儿子去游乐园买的,孩子吵着要放在爸爸车上“陪爸爸上班”。
玩偶的眼睛亮得刺眼,徐某心里猛地一抽,脚步顿了半秒。可很快,嫉妒又压过了那点转瞬即逝的悔意,他咬着牙,加快脚步钻进消防通道。通道里没有灯,只有应急指示灯发出微弱的绿光,他顺着楼梯往上跑,脚步声在空旷的通道里回荡,像在敲打着他紧绷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