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妈,我害怕考不好。”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传来母亲的声音:“有什么好怕的?你是全村最聪明的孩子。记住,你不是为你一个人考试,是为你爹,为我,为整个村子考试。咱们农村孩子,只有这一条路可走。”

这句话像一座山,压在了李伟的肩上。

成绩公布,李伟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北京的名牌大学,专业是哲学。村里人不太明白哲学是学什么的,但听说是在北京的名牌大学,都觉得了不起。

大学报到那天,李母执意要送儿子到北京。她穿着最好的衣服,拎着一个大大的编织袋,里面装满了家乡特产,说要分给儿子的老师和同学。

站在气派的大学校门前,李母激动得双手发抖:“小伟,这就是大学啊!真气派!”

办理入学手续时,李母浓重的乡音和朴素的衣着引来了几个城市学生异样的目光。李伟感到脸上火辣辣的,下意识地与母亲保持了一点距离。

宿舍里,其他三个学生的父母都在忙碌地帮孩子铺床整理。李母也想帮忙,却被李伟拦住了。

“妈,我自己来就行,您坐那儿休息吧。”

其实他是怕同学看到母亲粗糙的手和土气的打扮。这个念头让他立刻感到羞愧,却无法克服那强烈的自尊心。

分别时,李母塞给儿子一个布包:“这里面是妈给你煮的鸡蛋,还有两千块钱。省着点花,但也别太亏待自己。”

李伟接过布包,低着头不敢看母亲的眼睛。

“小伟,”母亲突然严肃地说,“记住,你是咱们村第一个考上北京大学的。别被城里人比下去,给爹妈争口气。”

这句话成了李伟大学生活的咒语。他拼命学习,同时做三份兼职,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即使这样,他依然感到自己与周围同学的差距。

大二那年,李伟暗恋上了同系的一个城市女孩。女孩开朗大方,家境优渥,对李伟也很友善。一次小组合作后,女孩主动邀请他一起去咖啡馆讨论课题。

那是李伟第一次进咖啡馆,他紧张得手心冒汗,对着菜单上昂贵的价格目瞪口呆。最后他只点了一杯最便宜的柠檬水,而女孩则熟练地点了一杯卡布奇诺。

讨论过程中,女孩随口聊起暑假去欧洲旅行的经历,描述着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和罗马的古竞技场。李伟只能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