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回家的路上,母子俩一前一后地走着。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妈,我不会辍学的,对吗?”李伟小声问。

母亲没有回头,声音却格外清晰:“只要你考得上,砸锅卖铁也供你。”

那晚,李母在煤油灯下缝补衣服,李伟在一旁写作业。破旧的土屋里,只有针线穿过布料和铅笔划过纸张的声音。

“妈,为什么你一定要我考大学?”

李母停下手中的活计,抬头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我和你爸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不想你也这样。读书是唯一的出路。”

她重新低头缝补,轻轻添了一句:“你是咱们家全部的希望。”

这句话像一枚种子,深深埋进李伟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3 稻草人的誓言

初中三年,李伟永远是第一个到教室,最后一个离开的。他的成绩稳居年级第一,奖状贴满了家中的土墙。村里人都说李家出了个文曲星,李母脸上有光,干活时腰板都挺直了几分。

然而中考前三个月,李伟的父亲在山上砍柴时摔断了腿。本就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

那天晚上,李伟听见父母在里屋压低声音争吵。

“......治疗费这么贵,娃还要上高中,哪来的钱啊!”父亲的声音带着痛苦和无奈。

“治病的钱不能省!娃上学的钱也不能省!”母亲的声音斩钉截铁。

“那你说钱从哪来?”

沉默良久,李母的声音再次响起:“我把银镯子卖了,再找亲戚借点。你放心养伤,钱的事我来想办法。”

李伟躲在门外,指甲深深掐进手心。第二天,他找到班主任,说要放弃中考。

“为什么?”班主任震惊地问。

“家里没钱供我上学了。”李伟低着头,声音几乎听不见。

班主任当天晚上就家访了。李母送走老师后,第一次对儿子发了火。

“谁让你自作主张的?我说过,只要你考得上,我就供得起!”她的眼睛在昏黄的灯光下闪着光,“你这点困难就退缩,对得起谁?”

李伟哭了:“妈,我不想你们那么辛苦...”

“我们要的不是你的心疼,是你的出息!”李母声音颤抖着,“记住了,你就是咱们家的稻草人,站得高,看得远,替我们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中考放榜,李伟以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被市重点高中录取。消息传来,整个村子都轰动了。李母拿出积蓄,摆了五桌酒席,请了全村人。

宴席上,李伟被要求站在中间,接受乡亲们的祝贺和叮嘱。

“小伟啊,去了城里好好学,给咱们村争光!”

“以后当大官,别忘了乡亲们啊!”

“你妈不容易,将来有出息了要好好孝顺她!”

李伟不断点头,感觉自己像是个被展示的奖杯。他看到母亲脸上洋溢着从未有过的自豪,那笑容让她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那一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更加努力,不让母亲失望。

4 城市的孤独

高中三年,李伟住在学校宿舍,每个月回家一次。每次回去,他都发现母亲又苍老了一些,手上的茧子又厚了一层,但看到他拿回的成绩单,她的眼睛总是亮的。

高考前夜,李伟紧张得睡不着。他走到宿舍走廊,用公共电话拨通了村里小卖部的号码,请人叫来了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