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他努力回忆,却发现自己的记忆从抢救病人开始,就变得模糊不清,仿佛被一层浓雾笼罩。

之前的记忆,他记得自己叫陈桓,是一家小医馆的坐堂大夫。

两种身份在他脑海中交替出现,让他有些分不清虚实。

“到底是怎么回事?”陈澜扶着额头,只觉得脑袋快要炸开。

他深吸几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作为一名医生,他深知保持冷静的重要性。

他开始仔细思考自己的处境。

首先,他“活”过来了,虽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活着总比死了好。

其次,他现在的身份是一个名叫陈桓的古代大夫。

从房间的布置和身上的衣服来看,这应该是在古代,而且看家具风格,很可能是在明朝或者清朝。

“既来之,则安之。”陈澜苦笑一声,自言自语道。

既然上天让他重活一次,那就好好活下去吧。

他检查了一下这具身体,除了有些虚弱,并没有其他毛病。

他下了床,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体,走到窗边,推开窗。

一股寒风吹了进来,让他打了个哆嗦。

外面已是黄昏,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

“下雪了?”陈澜有些诧异,他记得自己“去世”的时候,还是夏天。

他走出卧室,来到一间像是书房的地方,找到几本古籍翻看起来。

从书中的文字和内容来看,这里应该是明朝中后期,具体年份还需要进一步确认。

“明朝啊……”陈澜叹了口气,他对明朝的历史了解不多,只知道一些大概的脉络。

“咕噜噜……”肚子发出抗议的声音。

陈澜摸了摸肚子,感觉有些饿了。

他来到厨房,发现厨房里空荡荡的,只有一些米面和几颗土豆。

他淘了些米,煮了碗粥,就着两颗土豆,勉强填饱了肚子。

吃完饭,他又开始翻阅原主人的医书。

原主人的医术虽然不怎么样,但医书倒是不少,而且都是些手抄本,显得有些陈旧。

陈澜一一翻看,发现这些医书的内容大多比较基础,对他这个现代急诊科医生来说,帮助不大。

不过,其中有一本手抄本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本手抄本的纸张比其他医书都要新一些,字迹也更为工整,显然是近年抄写的。

书名是《青囊秘要》,署名为“吴又可”。

吴又可……陈澜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但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

他翻开《青囊秘要》,仔细阅读起来。

“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看到这里,陈澜心中一动。

他想起来了,吴又可,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温病学家,号称“温病学派”的鼻祖!

他居然穿越到了明末清初?

这个念头让陈澜的心沉了一下。

明末清初,那是个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啊!

“呼……”陈澜吐出一口浊气,继续往下看。

吴又可对温疫的论述非常精辟,很多观点与现代医学对传染病的认识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