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这是...文字?"我疑惑地问道。

陈教授摇摇头:"不是文字,可能是某种图腾或者符号。西夏人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他们的文字——"他顿了顿,"西夏文,被称为'天书',直到十九世纪才被重新破译。"

就在这时,我的目光被陵台东南角的一处凹陷吸引。那里的黄土颜色似乎比周围更深,形状也略显不规则。

"教授,那里会不会有什么?"我指向那个位置。

陈教授眯起眼睛看了片刻,随即露出兴奋的神色:"拿工具来!"

半小时后,在小心清理掉表层浮土后,一个暗洞入口逐渐显现。洞口约一米见方,边缘整齐,明显是人工开凿的痕迹。

"这不可能..."小马倒吸一口冷气,"难道是盗洞?"

陈教授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仔细检查着洞口的土质:"不,这土质与周围的不一样,更细腻,而且..."他捡起一块土块,在手中搓了搓,"没有风化的痕迹,很新鲜,最多几十年历史。"

我打开手电筒,光束照进幽暗的洞口,隐约可见一段向下的台阶。一股混合着泥土和古老气息的气流迎面扑来,带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潮湿感。

"要下去看看吗?"小马的声音有些颤抖。

陈教授看了看手表:"天色还早,我们先回去汇报,明天组织专业团队下来。"但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我从未见过的光芒,那是一种考古学家发现重大线索时才会有的兴奋。

回营地的路上,风渐渐停了,夕阳将贺兰山染成金色。我站在营地的高处回望三号陵,那座巍峨的陵台在暮色中如同一个沉默的巨人,守护着地下沉睡的秘密。

晚餐时,陈教授罕见地多喝了几杯酒。酒过三巡,他的话匣子打开了:"你们知道吗?西夏王朝曾经控制着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他们的文化融合了汉、藏、回鹘等多民族精华,创造了独特的西夏文明。"

"但为什么关于西夏的记载这么少?"小马问道。

"因为成吉思汗的仇恨。"陈教授的眼神变得深邃,"蒙古大军六次攻打西夏,最后一次,成吉思汗在征讨途中去世,临终前下令'屠城灭种'。西夏都城兴庆府(今银川)被攻陷后,皇族、大臣、工匠、平民几乎被屠杀殆尽,典籍文献被付之一炬..."

我放下筷子,望着帐篷外漆黑的夜空:"所以西夏文明才如此神秘?"

"不仅如此。"陈教授压低声音,"西夏人崇拜鬼神,信仰佛教,他们的陵墓建筑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却又自成一体。更重要的是..."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他们掌握着一些失传的技术和知识。"

夜深了,营地陷入寂静。我躺在帐篷里,听着外面风声再次响起,却感觉与白天的风声有所不同。那声音仿佛来自地下,低沉而悠长,像是某种古老的呼唤。

我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那片神秘的暗洞,以及陈教授最后说的那句话:"西夏文明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先进...如果那个暗洞真的通往某个未被发现的墓室或密室,我们可能会改写历史..."

这一夜,我梦见了金碧辉煌的宫殿,梦见了戴着奇特冠冕的王者,梦见了漫天飞舞的经幡和诵经声。在梦的尽头,是一扇紧闭的石门,门上刻满了我不认识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