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晨光漫过故宫的朱红宫墙时,铜鹤正抖落羽翼上的晨露。林溪的相机定格下这抹历史的剪影,却没料到下一秒会撞进顾淮沉静的眼眸里。

他带着修缮图纸的墨香,她藏着文创设计的巧思,红墙为媒,文物作证。当清风拂过六百年的宫檐,那些关于守护的热爱、关于心动的纯粹,正悄悄在时光里生根发芽...

1 红墙初遇

六月的北京,晨光刚漫过故宫的角楼,将朱红宫墙染成温暖的橘色。林溪背着相机,沿着中轴线缓缓走着,镜头里定格着太和殿前的铜鹤,羽翼上还沾着未散的晨露。作为故宫文创设计室的新人设计师,她总喜欢在开馆前的半小时来这里“找灵感”,听红墙诉说六百年的故事。

“麻烦让一下,谢谢。”一个清冽的男声在身后响起,带着轻微的歉意。

林溪侧身回头,撞进一双沉静的眼眸里。男人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卡其裤,手里捧着一卷图纸,额角沁着薄汗,显然是急着赶路。他的眉眼很干净,鼻梁高挺,下颌线绷得笔直,眼神里带着专注,像是在核对什么重要的细节。

“抱歉,挡到你了。”林溪连忙后退一步,注意到他图纸上印着“故宫太和殿修缮细节图”的字样,“你是修缮组的老师?”

男人点点头,指尖在图纸上轻轻点了点:“嗯,我叫顾淮,负责木构部分的检查。你是……”

“林溪,文创设计室的,”她笑着晃了晃手里的相机,“来拍点素材,想做一组‘宫墙记忆’的书签。”

顾淮的目光落在她相机屏幕上,铜鹤的剪影在晨光中格外清晰。他忽然指着铜鹤的喙部说:“这里的纹路很特别,是清代乾隆年间重修时加上的,寓意‘延年益寿’。你们设计时如果用到,可以注意一下这些细节,都是历史的痕迹。”

林溪愣了愣,连忙调大照片:“真的!我之前都没注意到。谢谢你啊,顾老师。”

“叫我顾淮就好。”他微微颔首,看了眼腕表,“我得去前殿了,修缮组在等图纸。”

“好,不打扰你了!”林溪看着他快步走向太和殿的背影,白衬衫在红墙的映衬下格外醒目,像一株挺拔的白杨。她低头看了看相机里的照片,铜鹤的喙部纹路确实清晰可见,心里忽然涌上一股莫名的暖意——原来守护故宫的人,都藏着这样细致的温柔。

开馆的钟声响起时,林溪已经拍了满满一存储卡的素材。回到文创设计室,她把照片导入电脑,目光总忍不住停留在那张有顾淮背影的照片上。同事陈瑶凑过来打趣:“溪溪,拍帅哥了?这背影看着就很正气啊。”

“别瞎说,是修缮组的顾老师,给我讲了铜鹤的细节呢。”林溪脸颊微红,赶紧点开设计软件,“快干活吧,下周就要交‘宫墙记忆’的初稿了。”

但指尖落在键盘上,脑海里却总浮现出顾淮专注看图纸的样子。她忽然想起刚才他图纸上的标注,字迹工整有力,像他的人一样,透着股严谨劲儿。林溪轻轻笑了笑,在设计草稿上添了一笔铜鹤喙部的纹路——或许,这就是故宫的奇妙之处,总在不经意间,让温暖与历史撞个满怀。

2 纹样之缘

接下来的几周,林溪和顾淮的交集渐渐多了起来。有时是她去修缮现场拍素材,看到他戴着安全帽在脚手架上检查梁架,阳光透过斗拱的缝隙落在他身上,勾勒出认真的侧脸;有时是他来文创室送修缮后的纹样资料,顺便给她讲那些纹样背后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