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角楼真美,夕阳把飞檐染成金红色,银杏叶在风中簌簌飘落,像撒了一地的碎金。顾淮背着相机站在树下,看到林溪走来,眼里露出笑意:“来了。今天特意借了师父的单反,保证把你拍好看。”
“别给我拍,”林溪笑着把自己的相机递给他,“给红墙和银杏拍吧,这么美的景色,该记录下来。”
两人沿着护城河慢慢走着,快门声此起彼伏。顾淮教林溪如何调整光圈捕捉光影,林溪教顾淮如何用手机滤镜突出红墙的色彩。月光升起时,他们坐在河边的石阶上,看着角楼的倒影在水里摇晃。
“下个月我要去陕西出差,”顾淮忽然说,“那边有座唐代的古城遗址需要修缮评估,大概要去半个月。”
林溪心里莫名有些失落,却还是笑着说:“那要注意安全,陕西的古建筑很多,肯定能学到不少东西。”
“嗯,”顾淮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这个给你。前几天在修缮库房看到的,觉得你可能会喜欢。”
盒子里是一枚小小的铜制书签,上面刻着一只展翅的仙鹤,正是他们初遇时林溪拍的那只太和殿前的铜鹤。鹤的翅膀上,还细心地刻着那几道“延年益寿”的纹路。
“这是……”林溪惊讶地抬头。
“用修缮时换下的旧铜件边角料做的,”顾淮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跟着库房的老师傅学了几天,手艺不太好,你别嫌弃。”
林溪轻轻抚摸着书签,冰凉的铜面上仿佛还带着顾淮的温度。她眼眶一热,抬头时撞进他温柔的眼眸里:“我很喜欢,这是我收到过最好的礼物。”
月光洒在两人身上,红墙的影子被拉得很长。顾淮看着林溪眼里的星光,轻声说:“林溪,我发现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总能感受到一种很温暖的力量。你对文化的热爱,对工作的认真,都让我觉得……很吸引我。”
林溪的心跳得飞快,脸颊像火烧一样烫。她攥着那枚铜书签,鼓起勇气说:“顾淮,我也是。和你聊天,听你讲文物背后的故事,我觉得很安心,也很敬佩。”
顾淮的嘴角扬起一个好看的弧度,伸手轻轻拂去她肩上的一片银杏叶:“那等我从陕西回来,我们一起去看故宫的初雪好不好?听说雪后的太和殿,像回到了六百年前的紫禁城。”
“好。”林溪用力点头,眼里的笑意藏不住。
月光下,红墙静静见证着这个约定。铜书签在林溪的手心里微微发烫,仿佛在诉说着一份刚刚萌芽的情愫,纯粹又坚定,像这故宫的红墙一样,经得起时光的打磨。
5 里牵挂
顾淮去陕西后,林溪的生活似乎空了一块。每天下班路过角楼,总会下意识地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设计遇到瓶颈时,习惯性地想找他讨论纹样细节;看到好看的晚霞,拿起手机想拍照分享,才想起他在千里之外的古城遗址。
他们每天都会发消息。顾淮给她拍古城墙的日出,说“这里的夯土墙比故宫的更古老,触摸的时候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林溪给顾淮发故宫的银杏落叶,说“今天风大,银杏叶落了一地,等你回来拍雪景”。
一次视频通话时,林溪看到顾淮的脸颊晒得黝黑,眼角还有一道细小的划伤。“怎么弄的?”她紧张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