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站起身,走到投影前:“我知道这听起来匪夷所思。但你们看看这两个现场。”他指向照片中受害者被摆放的姿势,“同样的双手交叉姿势,同样被取走一绺头发。这种特殊的仪式感,在犯罪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模仿犯罪?”刑警队副队长张薇推测道,“有人知道了白银案的细节,故意模仿作案。”
李建国点头:“这是最合理的解释。但是...”他切换了幻灯片,显示出弹道检测报告,“江州案发现场发现的弹壳,与我们的雨夜劫案完全匹配。同一个凶手,在两千里外作案,却突然改变了完全不同的作案手法,这说不通。”
会议室再次陷入沉默。
李建国环视一周,继续说道:“更令人不安的是,白银案的绝大部分细节从未公开。尤其是受害者被取走头发的信息,只有当年办案人员和凶手本人知道。”
“内部人员作案?”有人小声猜测。
“或者,”李建国声音低沉,“我们的雨夜劫匪,与十五年前的白银案凶手有某种关联。”
会议结束后,李建国单独留下了副队长张薇。作为局里最优秀的犯罪心理分析师,张薇有着敏锐的直觉和缜密的分析能力。
“你怎么看?”李建国递给她一杯咖啡。
张薇接过纸杯,眉头紧锁:“我不认为是同一个凶手。犯罪心理画像显示,白银案凶手属于有组织力罪犯,精心策划,从受害者选择到作案手法都体现完全的控制欲。而雨夜劫匪更像无组织力罪犯,冲动、随机,虽然手法干净利落但缺乏计划性。”
她抿了一口咖啡,继续道:“但江州案结合了两种特征:枪击体现雨夜劫匪的特征,但尸体摆放和取走头发又完全是白银案的手法。这就像是...两个人的合作。”
李建国凝视着投影仪上受害者的照片:“两个罪犯,跨越十五年的合作?”
“或者是一种传承。”张薇轻声说,“师徒、父子、某种形式的追随者。”
这个想法让李建国不寒而栗。如果白银案凶手培养了一个继承者,或者更糟,有了一个崇拜并模仿他作案的儿子...
“我们需要重新审查白银案的所有卷宗。”李建国下定决心,“特别是当年排查过的嫌疑对象,看看谁有年龄相符的儿子或徒弟。”
张薇点头:“同时也不能放松对雨夜劫案的追查。我建议加强银行ATM附近的巡逻,特别是雨夜。”
李建国刚要回答,手机突然响起。接听片刻,他的脸色变得凝重。
“又一起案件。”挂断电话后,他对张薇说,“南都市内,一小时前。ATM抢劫枪击案,与之前雨夜劫案手法完全相同。”
“但昨晚江州的案子...”
“没错。”李建国抓起外套,“雨夜劫匪应该还在南都市,那江州的案子是谁做的?”
两人快步走出会议室,谜团如同窗外的晨雾,越来越浓。
第三章 蛛丝马迹
南都市第三医院重症监护室外,李建国透过玻璃窗看着床上奄奄一息的受害者。陈明,四十二岁,银行职员,凌晨取款时遭遇抢劫,身中两枪,一枪擦过心脏,目前尚未脱离生命危险。
“医生说即使活下来,也可能成为植物人。”张薇轻声说,“监控拍到了嫌疑人,但戴着帽子和口罩,看不清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