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接过平板电脑,观看监控录像。嫌疑人身材中等,偏瘦,动作敏捷。开枪后迅速取走现金,小跑着离开现场,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
“和之前几起案件完全相同。”李建国暂停画面,放大嫌疑人的手部,“你看这里。”
张薇凑近细看:“手套?之前案件他没有戴手套。”
“进化了。”李建国表情严肃,“他开始注意不留下指纹了。”
回到局里,技术科送来了最新的弹道分析报告。李建国刚翻开第一页,就愣住了。
“同一把枪?”他难以置信地看向技术员小李。
小李点头:“是的,李队。从第一起到昨晚的抢劫案,所有子弹都出自同一把改造手枪。但是...”他犹豫了一下,“江州案发现场的那枚弹壳,也是从这把枪里出来的。”
“这不可能!”李建国猛地站起来,“南都市与江州相距两千公里,昨晚南都市案发时间是晚上十一点二十,江州案发时间是凌晨一点四十。两个半小时,没有人能跨越这么长的距离。”
“除非...”张薇若有所思,“有两个人使用同一把枪?”
会议室顿时安静下来。这个推测大胆而可怕——两个罪犯,共享同一件武器,在不同城市同时作案。
李建国立即下令:“查南都市到江州的所有航班、高铁、高速公路监控,看看有没有可疑人员往返。同时,我要白银案所有关联人员的最新动态。”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刑警队如同精密的机器高速运转。李建国埋首于白银案的卷宗中,仔细阅读每一个曾被调查过的嫌疑人资料。
高伟,白银案期间的主要嫌疑人之一,当时三十五岁,电工,因经常出入案发现场附近区域而被多次调查,但始终没有确凿证据。案发后第二年举家搬迁,不知所踪。
李建国注意到档案角落的一条备注:高伟有一子,案发时十岁,名叫高志伟。
“找到这个高志伟。”李建国指示手下,“我要知道他现在的下落。”
傍晚时分,张薇带来了交通排查的结果:“没有发现可疑人员乘坐公共交通在两市间往返。高速公路监控还在排查中,但工作量巨大,需要时间。”
“凶手可能开车往返。”李建国说,“重点排查案发时间段内的高速车辆。”
就在这时,小王急匆匆地闯进办公室:“李队,技术科有发现!从昨晚南都市案发现场附近的一个监控中,捕捉到了嫌疑人半张脸的人工智能修复图。”
投影仪上出现一张模糊但依稀可辨的面孔:约三十岁左右,瘦削,眼神锐利,右侧眉角有一道明显的疤痕。
几乎同时,李建国的手机响起。来电显示是档案室的老刘。
“李队,你让我找的高志伟的资料,有发现了。”老刘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五年前他因打架斗殴被拘留过,记录显示他右侧眉角有一道疤痕,与你要的疑犯画像高度吻合!”
李建国感到心脏剧烈跳动:“他现在在哪?”
“登记住址是南都市清河区明光路27号,但那是旧地址了。更值得注意的是...”老刘停顿了一下,“他的父亲高伟,三年前因病去世,葬在江州市永安公墓。”
南都市与江州。两座城市,两起案件,同一个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