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王秀芬捡起玩具,心里一阵刺痛。她看向婆婆,老人却只是笑笑:“孩子还小,懂什么。”

那天晚上,王秀芬想抱抱儿子,文博却躲到奶奶身后:“我不要妈妈抱,奶奶说你们不要我了才把我丢在这里。”

李建国气得想教训儿子,却被父亲拦住:“大过年的,打什么孩子?小孩子说话没轻重,你们常年不在家,孩子跟你们生疏也是正常的。”

类似的情景每年都在上演。文博七岁时,因为邻居孩子拿了他的玩具,他竟然拿起石头追着人家打。李建国要管教,却被父亲呵止:

“我李家的长孙,还能让人欺负了?有血性!好!”

文博十岁时,已经会指着王秀芬的鼻子说:“你又不是天天管我,凭什么说我?”

每当夫妻俩想纠正儿子的行为,总是遭到老人的阻拦:“我们带的孩子,你们不放心就别出去打工啊!”

生活的重压让李建国和王秀芬不得不一次次踏上离乡的路,将儿子留给年迈的父母。他们只能通过偶尔的电话和每年短暂的返乡,试图参与儿子的成长,却发现儿子离他们越来越远。

第四章 迷失的少年

文博十三岁那年,爷爷给他买了第一台游戏机。从此,文博沉迷于电子游戏,经常逃学去游戏厅。李建国在电话里要求父母严加管教,父亲却不以为然:

“现在时代不同了,玩游戏也能出息!你看那些电视上的比赛,赢了还能拿大奖哩!”

母亲更是护着孙子:“我大孙子聪明着呢,功课落不下。偶尔玩玩游戏怎么了?”

如今,站在十八岁的儿子身后,李建国看着他那专注却空洞的眼神,心中涌起一阵深深的无力感。

“文博,真的该回家了。”李建国再次催促。

“烦不烦啊!”文博猛地转过头来,脸上是全然的厌恶,“你就不能让我清静会儿?整天叨叨叨,比我妈还烦!”

李建国深吸一口气:“你已经三天没回家了,你妈担心你。”

“担心什么?我不是活得好好的?”文博嗤笑一声,从兜里掏出几张百元大钞,“看,我能挣钱了!昨天赢了比赛,奖金五百块!比你在工地搬砖强吧?”

李建国看着儿子手中那皱巴巴的钞票,心中五味杂陈。这是他母亲偷偷给文博的零花钱,老人总是这样,明明答应不再娇惯孙子,却总是背地里塞钱。

“文博,这不是长久之计...”

“得了吧!”文博打断父亲的话,“你们那一套早过时了!就知道打工打工,一辈子受穷!我能靠玩游戏挣钱,你们应该为我骄傲才对!”

李建国沉默了。他知道此刻说什么都无济于事。儿子的价值观早已在爷爷奶奶的溺爱下扭曲,而他和妻子因为常年在外,已经失去了对儿子教育的主动权。

“至少给你妈打个电话吧,她担心得睡不着觉。”李建国最终妥协道。

文博不耐烦地掏出手机,快速拨号:“妈,我没事,别让爸老是来找我了行不行?我都多大了...知道知道...好了挂了啊。”

甚至没等王秀芬回话,文博就挂断了电话,重新投入游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