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昔日张大元帅麾下那些因主帅蒙冤而解甲归田的旧部,闻听太子归来,高举义旗,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泣血叩拜,誓死追随。那些受尽异族欺凌的北地豪杰,亦如百川归海,望风而投。

短短数月,太子身边已聚起一支数万人的精锐之师,军号“光复”。

江南兴都的朝廷,视太子为忤逆犯上的叛贼,欲除之而后快。北地铁原的异族,视太子为心腹大患,遣重兵围剿。

然于北地万千百姓心中,这位从北冥岛归来的少年太子,便是刺破无边黑暗的唯一曙光,是重整破碎山河的最后希望。

潜龙已出渊,天下,将变。

第二章 内外交困,鼠辈也敢吠?

引言中那一声“清君侧,复尚京”的呐喊,犹在燕云大地上空回响,热血与豪情过后,冰冷的现实如朔北的寒风,刺入骨髓。

光复军虽聚起了数万之众,但军心民心,皆是飘摇不定。

江南兴都的那位父皇,一道诏书传遍天下,将我张拓定为“冒名窃位,图谋不轨”的伪太子,更斥我为“北冥妖人”,蛊惑军民。

海捕文书贴满了每一个尚在大中掌控下的州府,我的画像被画得青面獠牙,与山野精怪无异。

一时间,那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北方世家,纷纷闭门谢客,断了与我军的一切往来。

更有甚者,暗中与南渡朝廷互通款曲,视我为可以换取富贵的筹码。

军帐之内,烛火摇曳,将人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

我看着桌案上堆积如山的急报,每一份都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殿下,永平仓的守将拒绝开仓放粮,他说……他说只认兴都圣旨,不认……不认妖人号令。”

老将军陈忠,曾是张子秋元帅麾下的左先锋,此刻须发皆张,满面怒容,拳头捏得咯吱作响。

“还有,”另一名将领涩声补充,“我们派出去采买药材的兄弟,被三个县城当成叛匪给赶了回来,一株草药都没买到。”

帐内一片死寂,只听得见帐外风雪呼啸。

冬日将至,数万将士还穿着单衣,粮仓见底,伤药匮乏。

我走出军帐,寒风卷着雪沫子扑面而来。

校场之上,士兵们仍在操练,哈出的白气瞬间凝结成霜。

他们的脸上,有对我的信任,有光复山河的渴望,但更多的是被饥饿与寒冷折磨出的疲惫。

营地角落,几个面黄肌肌瘦的孩子,正围着一堆即将熄灭的篝火,小手冻得通红,眼睛里却闪烁着希冀的光。

他们是战乱中流离失所的孤儿,被我军收留。

看到我,孩子们怯生生地站了起来,其中一个胆大的,小声问:“太子殿下,今天……还有粥喝吗?”

我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痛得发麻。

我堂堂大中太子,竟连让追随我的将士饱餐一顿,让这些无辜的孩童喝上一碗热粥都做不到!

这屈辱,比刀剑加身更甚。

外部的威胁,更是如悬顶之剑,随时可能落下。

盘踞北地铁原的胡人可汗,听闻我竖起大旗,竟在王帐中放声大笑,视我这支光复军为“太子的儿戏”。

他甚至没有亲自动手,只派了他麾下一员以残暴闻名的将领,人称“屠夫”的拔都,率领五万铁骑前来“清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