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验室的“小尾巴”
林墨第三次蹲在302实验室门口时,张晚星终于忍无可忍。白大褂袖口沾着的紫色试剂还没洗干净,她举着移液枪开门,正撞见少年往保温桶里兑热水,牛仔裤膝盖的破洞被风吹得鼓起来,像只漏风的口袋。
“林墨,”她的声音透过眼镜片冷下来,“你再用实验室的蒸馏水热豆浆,我就把你的创业计划书泡在培养基里。”
少年猛地站起来,保温桶盖“哐当”砸在地上,露出里面卧着的荷包蛋。“学姐!”他眼睛亮得像刚校准的显微镜,“我改良了配方,加了点你老家的细米粉,养胃。”
张晚星盯着那碗糊糊,突然想起三年前第一次见他。彼时他还是跟在林薇身后的高中生,背着洗得发白的书包,在画展上怯生生问她:“姐姐,拓扑学是不是像我姐画的紫藤花藤?”现在这小子却敢撬实验室的锁,就为了送一碗烫嘴的米粉。
“你的‘便携式细胞检测仪’模型呢?”她侧身让他进来,目光扫过他怀里的泡沫箱。上周被她圈出十七处错误的设计稿,此刻正躺在泡沫里,边角用透明胶带仔细粘过。
林墨献宝似的掏出模型,塑料外壳上还粘着他自制的标签:“张晚星博士指导款”。张晚星的指尖刚碰到开关,就听见外面传来扫帚拖地的声音——林父拎着家伙什堵在门口,蓝布衫上还别着退休前的钳工徽章。
“小兔崽子!”扫帚柄在地上敲出火星,“我让你去面试你不去,蹲这儿给人端茶倒水?”
林墨往张晚星身后缩,露出半张脸:“爸,我这是技术研发!”
“研发?”林父的扫帚差点戳到模型,“我看你是想研发怎么追博士!”
张晚星突然把模型举高:“叔叔,这模型的轴承精度比市售样品高3个百分点。”她指着林墨焊的线路板,“这焊点间距误差不超过0.2毫米,比我实验室的助理做得好。”
林父的扫帚僵在半空。张晚星继续说:“他昨晚改设计到三点,说要加个应急电源,怕野外检测时断电。”
林墨突然拽她的白大褂:“学姐,你怎么知道……”
“你的咖啡杯还在窗台晾着。”她没回头,却能感觉到少年的耳朵红得像实验室的警示灯。
林父最终扛着扫帚走了,临走时狠狠剜了林墨一眼,却在门口撞见送画稿的林薇,把手里的萝卜干塞给她:“给那丫头尝尝,我家腌的。”
实验室里,林墨正用酒精棉擦张晚星的模型。阳光透过紫藤花架落在他发顶,张晚星突然说:“下次别撬锁了,我给你留把钥匙。”
少年的手顿了顿,泡沫箱里的零件哗啦啦响。“学姐,”他声音闷在泡沫里,“他们说我比你小四岁,不靠谱。”
张晚星调试着显微镜,目镜里的细胞正在分裂:“等你把模型误差降到1个百分点,再说这话。”她没说的是,刚才林父的扫帚差点碰到模型时,她下意识把模型护在了怀里,像护住了某个正在萌芽的秘密。
2 差值四岁的坎
林墨的模型最终拿到了创业孵化基金那天,张晚星正在外地开学术会议。少年抱着奖金证书在实验室转圈,突然抓起电话:“学姐,我请你吃胡同口的涮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