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五天,苏清月更拼了。天不亮就起来做事,晚上等所有人都睡了,就点着小油灯看书、改文章。她把自己写的几篇策论仔细修改了三遍,用一块干净的蓝布包好,藏在怀里。白天面对王氏和苏明轩,她依旧恭恭敬敬,只是眼神里多了几分坚定。
第五天傍晚,父亲苏大人终于回来了。他刚踏进苏府大门,王氏就带着苏明轩迎上去,手里还拿着件新做的锦袍:“老爷,你可算回来了!这一路辛苦了吧?我给你做了件新袍子,快试试合不合身。”
苏明轩也凑上去,谄媚地说:“父亲,您回来得正好!清月那个庶妹在府里太不懂规矩了,不仅偷懒耍滑,还顶撞母亲,您还是把她送到乡下庄子里去吧!”
王氏立刻附和:“是啊老爷,清月这孩子越来越不懂事,留在府里只会带坏明轩,还是送走比较好。”
苏大人皱了皱眉,刚回来就听这些话,心里有些烦躁。他看向站在角落里的苏清月 —— 她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襦裙,头发梳得整齐,用一根木簪固定着,脸色有些苍白,但眼神很亮,没有丝毫慌乱。
“清月,你过来。” 苏大人开口,声音听不出情绪。
苏清月连忙走上前,规规矩矩福了福身:“父亲。”
“王氏和明轩说你不懂规矩、顶撞长辈,还偷懒耍滑,是真的吗?”
苏清月抬起头,眼神平静地看着他:“父亲,女儿没有。女儿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帮厨房挑水、洗菜,然后去给母亲请安,之后就在屋里看书识字,从来没有偷懒。女儿知道自己是庶女,身份低微,凡事都谨小慎微,怎么敢顶撞母亲?”
王氏立刻尖叫起来:“你胡说!你明明每天都在屋里偷懒,还说什么看书识字,一个庶女,识什么字?真是笑死人了!”
苏清月没有理会她,从怀里拿出那个蓝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几张叠得整齐的纸。她把纸递给苏大人:“父亲,这是女儿这些年写的文章,请您指点。女儿不敢说有多少才华,但确实每天都在努力学习,希望有一天能为父亲分忧。”
苏大人愣了一下,接过纸展开。只见上面的字写得工整秀丽,笔画间透着灵气。他仔细读起来 —— 文章条理清晰,观点独到,甚至引用了《孙子兵法》和《论语》,比苏明轩那个连字都写得歪歪扭扭的草包强太多了。
“这真是你写的?” 苏大人有些惊讶,抬头看向苏清月,眼神里多了几分审视。
苏清月点点头,语气坚定:“是的,父亲,每一个字都是女儿亲手写的。生母生前教女儿识了字,还留下了这些书,女儿每天都会看,也会练习写字和写文章。女儿知道自己身份低微,但也想努力学习,不想一辈子只做个任人欺负的庶女。”
苏大人心里泛起一丝愧疚。他一直忙于公务,忽略了这个庶女,总觉得她性子软弱,成不了气候。没想到她这么有才华,还这么懂事。再想想王氏和苏明轩,一个刻薄,一个草包,对比之下,更让他心里不是滋味。
“好!好!好!” 苏大人连说三个 “好”,语气里满是欣慰,“清月,你真是个好孩子!没想到你这么有才华,还这么上进!以后你就跟着我读书,我亲自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