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章:不速之客的遗产

林瑶第⼀次觉得“职业倦怠”这个词如此具体 ,是当她对着屏幕上⼀个像素的⾊差调整 了四⼗七分钟之后。作为⼀名UI设计师 ,她的世界被压缩在RGB⾊值、⽤户路径和 ⽆休⽌的需求评审⾥ 。上海这座巨⼤的、 ⾼速运转的城市 ,像⼀台精密的离⼼机 ,将 她的热情与精⼒⼀点点甩⼲ 。她今年⼆⼗五岁 , 却感觉灵魂已经提前进⼊了退休状 态 ,灰败且了⽆⽣趣。

那封律师函就是在这样⼀个午后抵达的 ,带着⼀股与她格格不⼊的、 ⽼派的庄重。 ⽶ ⽩⾊的厚磅信纸 ,⽕漆印章 , 以及⽤钢笔书写的、 略带飞⽩的收件⼈姓名。 它躺在 ⼀ 对账单和⼴告传单中 ,像⼀位穿着⻓衫的遗⽼ ,误⼊了嘻哈派对。

信的内容简洁⽽震撼。 她⼏乎从未谋⾯的外婆去世了 ,将名下⼀处位于“槐荫⾥37号” 的⽼宅留给了她。林瑶对外婆的印象 ,仅限于童年时⺟亲⼝中偶尔提及的、模糊的 “固执 ”、“守旧”等词汇 , 以及⼀张褪⾊的⿊⽩照⽚ 。照⽚上的⼥⼈梳着⼀丝不苟的发 髻 , 眼神清冷 ,仿佛隔着时空审视着她这个陌⽣的后辈。

遗产附带⼀个奇特的条件: 她必须在⽼宅⾥连续居住满⼀年 ,期间不得出租或⻓期闲 置。若⽆法履⾏ ,房屋将由律师事务所委托拍卖 ,所得款项全数捐赠给⼀个名为“城 市记忆与根脉保护基⾦会”的机构——⼀个她闻所未闻的名字。 否则 ,⼀年后 ,这栋 房⼦将完全属于她。

“简直是天⽅夜谭。”她对闺蜜吐槽 ,语⽓⾥却藏着⼀丝⾃⼰都未察觉的动摇。 辞职的 念头 ,像藤蔓⼀样缠绕着她疲惫的神经。 或许 ,这是⼀个逃离的契机 ,⼀个从像素和 代码的囚笼⾥挣脱出来的机会。 ⼀个为期⼀年的“间隔年” , 由⼀位陌⽣的外婆强制执 ⾏。

⼀周后 ,林瑶拖着⾏李箱 , 站在了槐荫⾥37号的⻔前。这⾥是上海被遗忘的角落 , 与不远处的摩天⼤楼仿佛处于两个平⾏时空。 ⻘⽯板路⾯被岁⽉磨得光滑 ,两侧是灰 砖⻘⽡的⽼式⽯库⻔建筑。 空⽓⾥弥漫着潮湿的⻘苔和邻家炒菜的混合⽓味。37号 是⼀栋独⽴的⼆层⼩楼 ,⿊漆⼤⻔上的铜环已经⽣出绿锈 , ⻔楣上⽅的⽯雕花纹繁复 ⽽古朴 ,在周围⼀众⽯库⻔⾥显得卓尔不群。 最引⼈注⽬的是院墙⾥探出的⼀棵巨⼤ 的槐树 ,枝叶繁茂 ,⼏乎遮蔽了整⽚屋顶 ,洒下斑驳的、 流动的阴影。

她⽤律师给的钥匙打开了那把沉重的铜锁。 随着“吱呀”⼀声悠⻓的呻吟 ,⼀股混合着 樟⽊ 、 旧书和尘埃的⽓息扑⾯⽽来。 阳光从布满灰尘的窗棂透进来 ,在空中切割出⽆ 数道光柱 ,光柱⾥ ,微尘如⾦⾊的星⾠ ,缓缓飞舞。 屋内的陈设停留在上个世纪 ,深 ⾊的⽊质家具 ,蒙着⽩布的沙发 ,墙上挂着⼀架早已不⾛的摆钟。 ⼀切都静⽌了 ,仿 佛时间在这⾥打了⼀个盹 ,就再也没有醒来。

在⻔后的⼀堆旧报纸⾥ ,她发现了⼀张崭新的、 格格不⼊的⽩⾊通知单。 上⾯的红⾊ 印章刺眼夺⽬——“拆迁告知书”。 根据市政规划 ,这⽚历史风貌保护区将进⾏“保护性 更新” ,⽽37号 ,正处于第⼀期⼯程的核⼼位置。 通知书的落款⽇期 ,是⼀个⽉前。